渭南日报全媒体讯(记者马辛董智勇)12月4日,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首场发布会在临渭区举行,会议对临渭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临渭区是全市第一人口大区,现有贫困村8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贫困人口基数较大。去年临渭区脱贫户人,退出贫困村10个。今年计划脱贫户人,退出贫困村20个。面对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临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战略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把实施产业发展工程、就业创业工程、异地搬迁工程等十大工程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较好的完成了全年脱贫攻坚任务。
产业发展工程。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是“输血”变“造血”的关键。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多重保障、稳定脱贫”的思路,以葡萄、核桃、猕猴桃和养猪、养羊、养牛“三桃三养”为主导,用好国家政策,用活扶贫资金,用足奖补措施,以51个农业园区、30个合作社、81个村集体公司为平台,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村党组织+企业+园区+贫困户”为主要模式,通过出台产业扶持奖补办法、整合1亿元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选好产业项目,产业帮扶实现了全覆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均有两个以上的脱贫项目保障,做到了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
就业创业工程。通过对接工作岗位、配套产业建设、提供优惠政策等途径,为企业用工和贫困户就业搭建平台,聚合多方力量促进就业创业,帮助群众精准脱贫。截止目前,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建立了电子商务园、荣发建材市场等5个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培训、创业培训67场次,召开各类求职招聘会24场,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公益专岗上岗人,特设公益上岗人,做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易地搬迁工程。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的要求,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与做美城市、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做优乡村统筹结合,采取新建与回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雨露社区、阳光社区、阎村社区、向阳社区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统筹推进避灾、生态和其他搬迁。“十三五”期间,全区计划安置贫困户户人。截止目前,签订移民搬迁“三项协议”户,分房套。同时优先考虑产业、就业、配套、服务等,引导群众进城区、入镇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安居乐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教育扶持工程。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推行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即“四合四联三帮三跟进”,组建20个学校发展共同体,采取“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方式推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学前教育实行“一免一补”、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高中教育实行“一免一助”、中职教育三项资助及大学教育三项政策全面落实。目前已向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相关补助万元。
健康扶贫工程。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门诊特殊慢性病直通车报销工作。对通过鉴定的特殊慢性病贫困人口,医院门诊就诊产生的合规费用,%予以报销,不设起付线。全区享受健康扶贫政策人次。开展“千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家庭”活动,组织34个医疗机构名医生结对包联户因病致贫家庭,开展上门义诊人次,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缓解了贫困户住院的经济压力。筹集健康扶贫基金万元,为名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5万元。
生态保护工程。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工程,南塬各镇以核桃、猕猴桃和花椒为主,渭北各镇以葡萄、冬枣为主,构建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同时,严格落实退耕还林及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政策,向户名贫困群众发放生态补助资金,向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阳光托管”工程。按照“应兜尽兜、应保尽保”的原则,将特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五保”,对智力有障碍,无亲无故,没有能力支配自己生活的贫困户,实行“爱心托管”模式,委托村中爱心人士代为管理贫困户的日常生活,解决部分贫困户无法管理自身财产、不能保障正常生活的问题。对无劳动能力,无养殖、种植条件,无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贫困户,引导、鼓励他们加入产业合作社,搭建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平台,采取生产资料集中管理、产业发展集中规划、产业收益集中分红的托管方式,风险由合作社或产业大户承担,保障他们获得稳定收益。
社会关爱工程。摸排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底数,逐户建立家庭信息档案,搭建家庭、学校和街镇衔接互动的关爱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已组织开展义工服务余人次。
财政专项扶贫工程。严格规范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重点实施产业开发与产业发展,目前已投入财政专项资金万元。
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将全区81个贫困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投入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万元,整合其他部门项目资金万元),对20个贫困村进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开展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实行“五堆”清理、“六项”整治,有效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的旧貌。下一步,将整合5亿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贫困村为重点,以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务服务等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环境,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来源/渭南日报全媒体
编辑/周钰捷审核/彭一鹏
往期热文
明天苏晓晖做客华山论坛解读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渭南未来两天晴好天气持续霾也会逐渐消散
让残疾人的生活更美好!长江新里程残疾人“一站式”服务在临渭区启动
送票啦送票啦!年最催泪电影《寻梦环游记》你还没看吗?想看电影的猛戳!
再进一步!华阴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脱贫攻坚工作
猫和狗到底谁聪明?科学家终于有答案了
-中科医院曝光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