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渭南天气
渭南新闻
渭南美食
渭南医院
渭南交通
渭南房产

艾的民俗应用

白癜风是缺少铜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910/4254067.html

艾文化由来已久,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先人对艾草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的为“艾”,形容年轻美貌的女性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写作“艾安”等。可见先人对艾的厚爱。此外,艾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及,历代一些经史、农学书籍也多有记载。

一、艾草传统民俗应用

1.端午节的民俗应用

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五等。被誉为集16世纪以前农学之大成的《群芳谱》对艾叶就有详细的记载,云:“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可禳毒气。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滋润灸疮不痛,又可代芪草作烛心”。“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这首诗歌可谓是我国人民对艾的最好总结。在端午节,我国民间历来有挂戴艾叶及食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故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谚语。一些经史书籍也记载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间习俗。艾人即以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窗上以禳毒气,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在苏州、无锡等地,妇女还簪艾叶、石榴花等以辟邪及蛇虫之害。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端午节正是仲夏疫病多发和流行的季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这是一种湖南的民间风俗,到了端午节那天,当地许多人家用自采或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中草药熬水洗澡以防治皮肤病,名为“洗端午澡”。虽然不同的地区,用的中草药有所差异,但艾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惯。在当天,人们习惯于用艾叶包粽子或以艾叶浸米裹粽子。这里的艾叶应用原因之一仍然离不开艾叶所特有的清香气味和较强的杀菌功能,艾叶有它特有的清香又有它天然色素,可以满足这种食品色、香、味俱全的要求;它的杀菌作用更有利于仲夏高温条件下食品较长时间的贮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所有的虫害都不能侵害艾草有关,这可能给古代人民以艾草神圣不可犯进而能“驱虫避邪”的观念。据有关报道,在我们的亚洲邻国如日本、韩国等也有食用艾叶或用艾叶包棕子的习惯,这可能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的一个例证。

2.蒸饼、做饺子、制青团

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kg艾叶拌g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铺入笼屉蒸煮,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已无浓烈芳香药味),盛在碗里,调以香油、葱、蒜泥等即成。艾叶配以葱、豆芽、豆腐可做艾叶饺子,配以青菜可制菜团,有特殊清香,营养丰富。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效。艾叶粑是广西阳朔等地的小吃,圆圆的小饼,放在艾叶上,吃起来满口的清香,有些些药味,是别有风味的小吃之一。

3.温汤洗浴

在许多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而《本草从新》中亦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因此,用艾叶煮水沐浴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艾叶沐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据史料记载,唐朝的孙思邈就经常用艾叶温汤洗浴足三里,并且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在过去许多缺医少药的农村,一直以来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叶常常可以派上用场。譬如受了风寒引起头痛脑热,用艾叶煮水喝下来,闷头睡上一觉,出身大汗就会好;譬如眼睛红肿,用艾叶煮鸡蛋,把鸡蛋剥了皮,用细布裹上,在眼睛上滚上几滚,立马见效;天热的时候,洗上一次用艾叶所煮的热水澡,疔疖会生得少。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即有很多用艾的习俗。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某些局部发生漫肿无头,皮色不变而疼痛的阴疽,及时用干艾一把,干大蒜梗一把,置炭火上烧烟熏患处,每日一次,多在3-5次即能消散。用艾叶2斤烘干制绒与棉花混合制成药枕防治妊娠及产后外感风寒头痛和偏头痛。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少腹坠或崩漏带下等经寒症及妇女产后虚寒性腹痛等用熟艾制所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雪肤美人是古人对肌肤的最高礼赞,雪肤美人浴是慈禧御医研究的美白大浴,这个药浴方里有玫瑰花、白芷、艾叶、菜花等。

4.熏蒸医治疾病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宗教徒们做礼拜时,常常会点燃一些芳香性植物(如艾叶、菖蒲、乳香、沉香、檀香、玫瑰花等)用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增加神圣和神秘的气氛,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艾叶在古代的应用不仅仅是通过口服、针灸和温浴来疗疾,也有不少文献记载应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药著作中就有艾叶熏治病的记载。而一些文学史记类书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春秋时期的《庄子》中就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孔璠之《艾赋》中也有“奇艾急病,靡身挺烟”的记载。可见在当时民间已有用艾叶烟熏治疗的预防疾病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祛瘟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艾叶含0.4%~1.0%挥发油,其中的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真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农村,艾叶制成艾条烟熏可用于产房等空间的消毒,不仅能起到清洁空气,驱赶蚊蝇,杀灭细菌、霉菌与病毒作用,而且还具有刺激性小,毒性低,方法简便、材料价廉易得,同时还蕴含吉祥喜庆的意义,真是惠而不费办法。

5.肚兜与腰带

有的山村里还流传着用艾制成肚兜,兜在腹部的习俗。《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

对老年人的气弱畏寒,儿童的受凉腹泻,妇女的经寒,虚寒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据清宫医案记载:光绪34年,太医院的御医用蕲艾加以药物粉碎揉搓后,再用绫绢包裹制成六寸宽的腰带,给光绪皇帝系在腰间来治疗腰胯疼痛,以补汤药之不及。

6.艾枕、艾袋、艾垫

在民间采用简易方法,将家中陈艾切成细绒自制成艾枕、艾袋、艾垫,最受群众欢迎。艾枕:取细艾绒约一公斤,用布缝成枕,对风、寒、湿引起的头痛、头重更有明显的疗效。长期使用对于感冒、颈椎病、面部神经麻痹也有一定作用。艾袋:取艾绒克,用布缝成15×25厘米的小袋,用于治老年人脐腹冷痛或妇女病经不调,将艾袋兜其脐腹有很好的效果,对于虚寒引起的腰痛、肩病、关节痛,将艾袋扎在其患处也有一定的功效。艾垫:将细艾绒纳入布里,制成如鞋大、小的艾垫(厚度约3毫米左右)将艾垫垫在鞋内,三天更换艾垫一次,能防治寒湿脚气、足癣、冻疮等病。

二、艾草现代应用

1.艾叶茶

喝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习惯,喝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护牙,可以提高抵抗力,可以降胆固醇,防治糖尿病。除了传统的茶叶以外,我们还习惯将一些食材、药材用泡茶的方式来饮用,如人参茶、枸杞茶、决明子茶等,既得了饮茶之乐,又起到了治病强身的功效。虽说良药苦口,但却能让你忘记对中药的恐惧,在饮茶中享受健康,这种饮茶是中国人独特的健康生活方式。艾草不仅与茶叶一样是一种植物,而且其功能与作用甚至超过茶叶的功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食用、栽培、加工、销售艾草茶的国家。古代书籍中涉及艾草茶的记载有《本草纲目》:“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温,转肃杀之气为融和……”,《药性论》云:“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自古以来艾就被作为中草药,艾草茶是取艾草的叶为主要原料,也有取初春采集艾草的幼苗或艾叶的上部。通常是将艾叶阴干后,水煎后饮服。但水煮后的艾叶完全失去了艾的清香,汁液苦,因此用者有限。后来受茶叶的启发也有人用加工绿茶的方法把艾叶加工成艾叶茶,但这种艾叶茶也失去了艾的独特风味,在色泽、风味方面都不理想,所以至今艾草茶都不为人们所喜欢。其实人们一直都对艾草的价值普遍认可,特别是近年来以艾草为主要原料的艾草茶制作越来越趋向艾叶的制作工艺,并且根据需要可以跟其他材料混合泡茶,制成丰富多彩艾草茶。如艾草豆汁茶、红花艾草茶、当归艾叶茶等。

2.饲料添加剂

据营养成分分析表明,艾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畜禽所必需氨基酸及叶绿素。晒干粉碎喂畜禽,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生长繁殖,改进肉的品质,提高饲料效率,既有营养又有保健功能,效果良好,无副作用。艾叶在各地贮量大,适应性极强,广泛生于山坡、路旁、河滩、地头,采取方便,用其作饲料,成本低、效益高,是一种名符其实的价廉质优的“绿色”动物饲料添加剂。在当前我国饲料原料紧缺的情况下,开发应用这种饲料添加剂颇具现实意义。畜禽食用适量的艾叶,一方面可以预防疾病,增强畜禽体质;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1)艾叶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陈金文等用2%艾叶粉代替基础日粮中的等量麸皮喂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9.6%,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降低3.8%,饲料效率比对照组提高12.1%,试验组猪的胃肠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施仁波等在猪基础日粮中添加2%晒干粉碎的艾叶粉,试验组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5.6%,每1公斤增重比对照组少消耗精料0.21公斤,下痢拉稀等疾病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36.7%。梁庭敏等在猪的饲料中添加3%的艾叶粉,试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5.3%-6.0%,饲料消耗比对照组减少11.8%-13.4%。

(2)艾叶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

李荣等在蛋鸡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和2.5%的艾叶粉,与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产蛋率7.15%和6.4%,料蛋比分别降低7.7%和7.3%,破软蛋率分别降低43.6%和47.9%,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9%和13.4%。施仁波等在种鸡日粮中添加3.0%的艾叶粉,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量增加10.8%,白痢等疾病的发病率降低32.6%,种蛋孵化率提高30.5%。在蛋鸡日粮中添加2.5%的艾叶粉,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量提高12.1%,白痢等疾病的发病率降低38.73%。在肉鸡的日粮中添加2.5%的艾叶粉,到56日龄上市时,试验组肉鸡平均每只比对照组重0.公斤,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8%左右,每增重1公斤比对照组节约饲料0.18公斤,白痢等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了28.32%。于匆等在蛋鸡饲料中添加2%-3%的艾叶粉,可增进食欲,1周后,可提高产蛋率8%-12%。杜森有等在蛋种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5%-2.5%的艾叶粉,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提高1.4%-5.5%,每1公斤蛋节省饲料费用0.05-0.32元,种蛋受精率提高0.8%-2.2%,受精蛋孵化率提高0.6%-3.3%,受精蛋健雏率提高1.4%-2.8%。

(3)艾叶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施仁波等用艾叶饲喂试验组奶牛,每头日喂艾叶1.5公斤,结果表明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4.25%。孙克年等用艾叶喂牛,每头每天增喂艾叶1公斤,可使试验组育肥肉牛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7.2%,给孕牛每日添加0.4公斤的艾叶,可有利于胎儿生长,有保胎作用,可提高繁殖率;奶牛每头每日增喂1.5公斤艾叶,产奶量提高15.6%。在羊的饲草中添加6%的艾叶,肉增重可提高8%-9%,而且被毛光泽。绵羊毛产量可提高15%-20%,毛质地优良。

(4)艾叶在养兔生产上的应用

黄贺儒等在肉兔日粮中用20%的艾叶粉代替稻壳糠,不仅不影响肉用兔的采食量,而且对促进增重、提高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等均有良好效果。李大业在肉兔饲养中用40%艾蒿粉代替基础日粮,与对照组相比,肉兔食欲正常,采食快,粪便正常,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影响肉兔的平均日增重,而且可节省大量饲料。孙守琢用艾叶饲养长毛兔,毛质发光,疏松,产毛量提高27.4%,每只兔每日喂克种子成熟期的艾叶,可节约精料30%-45%。用艾叶饲喂仔兔,体重增加较快,连续喂1周,体重可增加16.2%,而且可降低仔兔的发病率,降低幼兔的死亡率。

(5)艾叶在水产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高宏伟等在饲料中添加0.5%的艾叶粉,可使池塘饲养1龄鲤鱼增长率提高15.39%-22.40%,同塘饲养鲢鱼和鳙鱼生长率也有显著提高,网箱放养1龄鲤,增长率提高14.54%。池塘试验组饵料成本比对照组降低22.95%,网箱试验组饲料成本比对照组降低23.56%。王明生等在网箱饲养的鲤鱼饲料中,添加1.5%的艾叶粉,结果鱼的生长率比对照组提高14.4%,饵料系数下降7.2%,鱼肠炎、烂腮病下降89.7%。

3.艾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1)促进生长、节省饲料

艾叶中富含蛋白质和较齐全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动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促进动物生长的未知因子,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可补充、完善、平衡饲料的营养水平,使配合饲料趋向全价化,从而提高饲料在动物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和转化率,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同时也相应节省部分饲料,降低饲料系数。

(2)诱食作用

艾叶的挥发油中含有浓郁的馨香气味,气味可有效改善饲料中某些不良气味,使饲料变为清香气味,大大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食欲,缩短吃食时间,特别作为淡水养殖鱼的饲料诱食剂,诱食效果显著。

(3)促进动物繁殖

在艾叶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这些营养特质可促进动物繁殖。在传统的促进牲畜怀孕、保胎的保健方剂中,艾叶是首选的一味重要药品。

(4)增色作用

养殖者为了提高养殖动物的肉、蛋、乳产品的色泽,以提高产品的商品价格,常在饲料中添加增色剂。艾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物质,为天然的无公害优良增色剂。在畜禽饲料中添加3%-10%艾叶粉,一般可提高皮肤,瘦肉及鸡蛋黄3-8个级别,在淡水鱼虾饵料添加2%-4%艾叶粉,皮肤增色3-5个级别,艾叶对牛乳增色效果也较好。

(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艾叶中的丰富营养物质,可增加产品中的营养物质。据冯成伟报道,在肉牛的青饲料中添加1%新鲜青艾叶,经天饲喂屠宰后发现试验组的牛肉肌纤维仅为对照的三分之一,肌肉色泽提高,肉烹调后香鲜味明显优于对照组。山本村子用艾叶粉作羊精饲料添加剂,可明显降低羊肉原有的腥味,香鲜加浓。Batsson研究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3%艾叶粉,可使蛋黄色泽提高4.5个级别,蛋中胆固醇含量降低48.3%。

(6)作动物保健剂

艾叶中所含生物碱、酚类、绿原酸、植物杀菌素等化学物质,具有提高动物免疫水平、抑杀病菌、消炎等保健作用。日本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将艾叶作为畜禽首选的保健饲料添加剂。我国中医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叶具有安胎、祛寒止痛、杀灭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皮肤真菌等病原菌。因此,艾叶作为养殖动物保健饲料添加剂已得到国内外科学家认可。

(7)作为饲料防腐剂

艾叶中的绿原酸等物质可抑杀多种病菌,可有效杀灭霉菌,在贮藏的饲料中拌入适量艾叶粉,可作为饲料的天然防霉防腐剂。据报道,艾叶的提取物可作为水产品的保鲜防腐剂。

艾叶在民间的广泛应用,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植物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聪明智慧和科学精神。近年来艾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较快的发展,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产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不含尼古丁,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

        让大健康产业受众于我们每一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xw/869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