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李宏德
4月25日上午9点,中共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和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渭南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李宏德对渭南市“十三五”交通规划的主要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李宏德在发言中指出:围绕交通脱贫攻坚目标,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在规划上主动作为,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坚持“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思路,建立“十三五”期间公路建设项目库,组织各县(市、区)、各单位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对涉及扶贫保底性指标、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国家优先支持以及事关农民群众基本出行的项目优先安排实施。渭南主城区对外交通规划布局图
规划目标
以“一河两岸三片区”中心城区规划为重点,升级大通道,打通断头路,加强市县、县县连接。重点推动城区、景区、园区以及重点镇区的进出口通道,形成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市县连接一小时经济圈,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新建、改造、完善通村公路,补齐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短板。为建设富裕渭南、和谐渭南、绿色渭南、开放渭南当好先行官。
主要任务
按照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渭南交通运输将着力实施“”战略。即:“完成三项任务、规划四个重点、新改建公路五千公里、实施八大工程”。
三项任务:建成一个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编织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畅通网;铺就一条依靠交通发展实现小康的致富路。
四个重点:重点规划中心城区;聚焦规划旅游景区;统筹服务产业园区;服务规划重点镇区。
五千公里:投资亿元,新改建各类公路公里。
实施八大工程:高速公路县城覆盖工程、中心城市两环过境工程、一级公路骨架畅通工程、二级公路重镇连接工程、美丽干线公路示范工程、小康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综合运输站场枢纽工程以及互联网+运输服务工程。高速公路建设“两纵四横“主骨架
“十三五”期间渭南交通”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
(一)高速公路县城覆盖工程
以“连通县城、扩容瓶颈、畅通出口、加密联网”为重点,加快实施续建榆蓝、榆商两条高速公路,扩建京昆高速、规划建设合凤、渭运高速,形成“两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至年,实现全市县县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对外联络更加畅通。
(二)中心城区两环过境工程
渭南中心城区过境路网由高速公路环和干线公路环组成。其中,高速公路环由榆蓝高速、连霍高速、临兴高速、渭运高速高速构成,通过服务型互通立交与周边国省道及城市主干道相接,实现与渭南主城区对外交通的快速转换。干线公路环由S、S、G和S构成。规划的两环闭合后,为渭南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三)一级公路骨架畅通工程
在目前国省干线骨架公路的基础上,对重点路段实施一级公路升等改造,努力形成S白水至渭南、G澄城至大荔、G富平至韩城、G华阴至渭南、S渭南至大荔等“两纵三横”的一级公路主骨架网。
(四)二级公路重镇连接工程
围绕17个全国重点镇、6个省级重点示范镇、2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3个市级示范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目标,升等改造二级公路,逐步建成市域“四纵四横”二级公路骨架网。
(五)美丽干线公路示范工程
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5条美丽干线公路,即:G、G、G、G和沿黄公路。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的常态、长效治超机制,积极推进交通路政、运政与公安交警执法联勤联动协作机制。干线公路建设
(六)小康农村公路通达工程
实施县乡公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桥涵配套工程和危桥改造、通村公路联网工程、通村公路完善工程、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等六类项目。至年,实现所有建制村和部分较大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市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七)综合运输站场枢纽工程
“十三五”期间,建设3个一级客运综合枢纽站、2个二级客运站和1个一级货运物流站场、2个二级货运物流站场,建成布局合理、客货运高效连接的的综合运输站场。
(八)互联网+运输服务工程
以互联网引领公共出行服务,以移动互联技术驱动传统出租行业加快改革创新,促进约租车等新业态规范发展。推进公共交通卡互联互通、城市客运管理服务智能化,加快完善全市汽车客运联网售票服务。以互联网引领传统货运、汽车维修、驾培服务、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和转型升级。至年,基本实现运输服务数据的融合共享及交互交易,构建旅客运输一票到家、货物运输一单到底、服务监督一站解决和监管应急一体联动的发展格局。
远景展望
经过五建设,渭南市公路网络将实现“加密连通、扩大覆盖、提质增效”的目标,全面完成交通脱贫攻坚的任务。经过十年的建设,渭南市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骨架网络将全面形成,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将全面升级,与周边省、市的公路进出口通道将全面畅通,公路交通与轨道交通、航空运输实现无缝衔接,综合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渭南将成为陕西东部的交通枢纽城市。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