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国企》
市国资委:扎实推进改革监管提质增效
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党园锋张杰
“十三五”以来,全市国资监管工作以“抓改革、强监管、激活力、促发展”为主线,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渭南国企》专栏,展示渭南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和渭南国有企业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大旅游产业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今天播出:市国资委:扎实推进改革监管提质增效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西电小区是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于年建成的职工家属区,由于建成年限较长,小区各类设备、设施老化严重,加之过去由企业自行管理,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去年8月,按照市国资委“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相关工作安排,该小区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涉及的资产和管理职能从企业剥离,实行社会化管理,并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预计整个维修改造工作将在今年10月1日前完成。
西电一公司物业公司经理张耀辉:“三供一业这块的业务移交到地方上以后,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是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余。对居民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通过移交地方专业化的公司,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进行市场规范化的运作,这样的话对居民后期的服务,以后这些日常的管理,都有好处的。”
据了解,自剥离移交工作年全面开展以来,我市完成了90个中省在渭企业和市属企业的个职工家属区分离移交任务,涉及的38.89万个移交事项全部完成移交。同时探索出了一条以“明事项、定平台、平收支、建机构、议人员、商改造”为核心的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方法和路径。
市国资委产权交易中心主任仝育行:“咱们目前截止到年底,全市的分离移交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就转移到这个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和后期的运营管理上。然后年底以前,全部全面地完成中省下达的分离移交改造任务。”
近年来,市国资委紧紧围绕“三地一中心”建设和全市产业发展方向,先后完成了城投集团、华旅集团、产投集团等国有企业的注册和组建,这些国有企业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城区建设、新兴产业引进、农业现代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市城投集团实施了一大批城市配套项目,完善了中心城区的各项功能。年7月由市城投集团承建的北水厂实现向渭南经开区供水,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
市城投集团东秦供水公司总工程师张明城:“咱水厂是在常规处理工艺系统的基础上,是陕西省首家采用臭氧加活性炭深度水处理系统的水厂。现主要向渭南经开区片区进行供水,待渭河综合廊桥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以后,对于缓解渭南城区的工业用水及居民用水紧张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止目前,纳入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共15户,其中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4户,委托行业部门管理企业11户。截止年底,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已达.7亿元、所有者权益.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利润总额2.04亿元。
下一步,市国资委还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精准扶贫、环境治理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市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工作做好支持和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