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渭南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1月27号,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隆重开幕。当天下午,渭南代表团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代主任王兴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东等省上领导作为代表参加审议。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李明远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毅,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马赟,市委副书记王瑞峰,副市长杨武民等渭南团全体代表参加审议。
审议中,宫敏、李亚、褚锦锋、魏存成、张海乾、邓宽社、李新功、刘安民、程方方等代表先后发言。大家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内涵丰富、目标明确、举措务实,通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是一个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完全赞同报告。代表们还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王兴宁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实事求是总结了年的工作,直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对年工作进行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强,符合陕西实际,完全赞同这个报告。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四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真正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工作实、作风硬,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陕西落地生根;三是要坚持人民立场,聚焦精准扶贫、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民生等领域,坚决纠正和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四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规依法,既要保持高压态势,又要保护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全省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创造良好环境。
李明远代表说,报告贯彻新思想,践行新理念,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坚持实事求是,客观总结成绩,鼓舞和激励我们做好今年工作;立足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谋划工作,奏响新时代追赶超越的主旋律;坚持为民取向,聚焦民生实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科学务实、措施有力的好报告。他建议,省政府加强与黄委会、三门峡水库管理单位沟通协调,逐步降低库区储水位,降低潼关高程,同时加快渭河治理二期工程进度,加强渭河支流防汛工程建设,并在蓄滞洪区建设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确保渭河长久安澜;在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将渭南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上升到省级层面,按照“一市一策”的思路,加大支持力度,助推渭南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点、经济升级发展协作区、城市协同发展样板区、华夏山水旅游目的地、立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次枢纽。
李毅代表说,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立意深远,重点突出,总结成绩客观全面,提出目标科学精准,工作安排系统扎实。通篇体现了一个“实”字,不喊口号,不唱高调,体现了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的作风。体现在求中央精神和陕西实际结合之实,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高质量的发展之实,落聚焦项目和苦干实干之实,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当前,市委、市政府聚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相关的《实施方案》已经完善,希望省级层面能出台支持渭南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决策,更好推动陕西东大门建设。
王瑞峰代表说,报告政治站位高、问题把脉准、工作措施实、民生味道浓,是一个旗帜鲜明、求真务实、举措有力的好报告。他建议,加快西渭融合发展,加大省级层面协调力度,将富阎产业合作园的招商引资纳入西安市级统筹和专项资金优先扶持范围,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在重大产业类项目招引和布局方面,优先考虑西渭融合各主要板块。
年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过去的一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铁腕治霾工作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呈现持续好转态势。据统计,年,我市中心城区达标天数天,PM2.5、PM10、二氧化硫等六项污染物浓度全部得到改善,特别是秋冬季优良天数为47天,优良增加天数排全省第四,11个县(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79,同比下降10.9%,其中最好为澄城县。
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樊棣:
年,我市先后印发《渭南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等20余份指导文件,明确-年秋冬季及近三年内PM2.5、优良天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下降目标、工作任务和重点治理项目。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引导城区高污染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积极推进危化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压减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实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核发19个行业排污许可证,升级改造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全力实施天然气整村推进试点工程;在没有审批新建燃煤项目的同时,削减散煤万吨;完成台生产经营类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拆改燃煤锅炉台;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值得一提的是:
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主城区辆公交实现纯电动化,成为全省中心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推广率最高的城市;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辆;开展了黑加油站点攻坚行动、成品油市场治污降霾、经营秩序等专项督查检查,确保车用汽柴油供应符合国家第六阶段标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排管理工作,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系统第一批项目按程序正在加快实施中。
在用地结构调整方面,建设防风固沙绿化工程,全市造林绿化61.11万亩;综合整治露天矿山;实施了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管控、规范渣土车管理、依法取缔渭河城区段河道非法采砂、开展裸露土地生态恢复治理等;大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方面,积极配合中、省和关中各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进一步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印发《渭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督促企业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停限产措施。
渭南市开展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从1月22号起,全市民政系统专门安排部署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全面落实,让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年。
春节前,全市民政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走访排查,全面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状况、各项救助政策落实情况和资金发放情况。对发现的患重病、长病久病或突发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今年一、二月份的低保金和第一季度的特困供养金,将在春节前足额发放到位。
同时,全市民政部门安排对所属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制定情况,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紧急疏散通道畅通情况,水、电、气等设备安全保养情况,炉灶、烟道等安全使用情况,食品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安全存储保管、使用情况,以及特困人员取暖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等。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限期予以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渭南市博物馆“金猪抱福迎新春”系列活动启动
1月28号,记者从渭南市博物馆举办的“金猪抱福迎新春”系列活动启动现场了解到。即日起至2月19号,渭南市博物馆将陆续举办猪文物展、猪文化图片展、以及文博创新产品展示会和欢欢喜喜闹元宵有奖竞猜等七项活动,其中,《百年沧桑渭南记忆》展馆已试开放,市民可凭身份证到市博物馆免费领取门票,开放时间为早9点至下午4点。
渭南市博物馆馆长隋晓会:
渭南火车站举行“春运路上小年送福”活动
1月28号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来到,年味渐浓。渭南火车站邀请来书法艺术家为旅客送上充满喜庆的春联、福字,同时还有艺术家现场为旅客高歌,送上小年的祝福。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两排长桌一字摆开,笔墨纸砚全部就绪。书法家挥毫泼墨,有求必应,引来了许多乘车旅客的驻足观看。大家在各自选择中意的春联,“堆金积玉创富贵,安居乐业创前程”;“一年好景同春到,四季财源顺时来”……浓情真意和美好祝愿洋溢在春联的字里行间。在渭南打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准备回家过年,能够领到一幅春联很高兴,希望来年家人都能平安顺利。
除了给旅客送春联和送福字,渭南火车站工作人员还为现场旅客准备了舞蹈、歌曲等才艺表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小年氛围,为身在旅途的旅客带去快乐、送上祝福。活动现场笑声连连,精彩纷呈,往来旅客带着一份份浓浓的年味踏上了归程。
糖瓜甜甜迎小年
“小年”当天,用“糖瓜子”敬献灶王爷,是北方的习俗。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虔诚地为灶王爷敬献黏甜的“糖瓜子”,期盼这位居家之神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城市西庄镇东庄村“糖瓜子”制作手艺第五代传人张殿荣,看他怎么制作糖瓜迎小年。下面请听韩城台记者贾伟梅、王格格发来的报道:
张三叫张殿荣,排行老三,是西庄镇东庄村村民,“糖瓜子”制作手艺第五代传人。“糖瓜子”制作手艺人张三:。
1月27号凌晨3时许,张三一家七八口人起床,穿上蓝大褂儿,来到跨院的糖厂,拨拉开炉膛,将炉火烧旺开始炒糖……经过一个多小时不断翻炒,锅里糖的颜色变红,软糯的像一团面,随后,他们将一大锅红色的糖团摊晾在旁边的一块大青石上。
待到青石上的红糖团软硬适中时,张三和儿子一人拉着红糖的一头,像拉面一样拉的老长老长,然后对折再拉,再对折,再拉,重复数次,直到红糖颜色变得金黄泛白透亮,这道叫做“拔白”的工序才算完成。这时,制糖正式开始。糖可分为“糖瓜子”、酥糖和芝麻棍子糖三种。种类不同,制作工序也不同。制作“糖瓜子”时,将糖团在近30度的厂房里拉至直径七八公分的糖条,移至户外操作间,制糖师傅们麻利地用麻绳,将糖条勒成五六公分的小段,软糯的糖条骤然遇冷,迅速凝结硬化成一个个金黄色的“小灯笼”——此时,“糖瓜子”制作完成。制作酥糖和芝麻棍子糖时,工人师傅将糖条拉至直径1.5公分左右,用烧得火热的“火刀”切成十公分左右的小段,趁热滚上白芝麻,放至温度零下的户外冷却后,芝麻棍子糖就成型了。不滚白芝麻直接晾在户外冷却的,就是酥糖。当东方泛出鱼肚白、室外温度慢慢升高,忙碌了三四个小时的张三一家开始收工,并将制作好的糖分类装箱,放在防潮低温的厅房。“糖瓜子”制作手艺人张三:
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物质丰富,“糖瓜子”这营生也不怎么赚钱了。虽然,现在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张三的心却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年冬天,看着糖厂那些蒙尘的炉灶,张三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祖传的制糖手艺要在自己这儿失传?于是他叫上老伴、兄弟、儿子,泡好麦芽,重新生起糖厂的炉火,手把手向儿子传授技艺,几年来从未间断。如今,儿子制作“糖瓜子”的手艺已是炉火纯青。尽管,“糖瓜子”每年为张三家带来的收入不多,可张三并不在乎。“糖瓜子”制作手艺人张三:。
大荔“胜达慈善基金”举办捐赠仪式
1月27号,由渭南市慈善协会、渭南市养老事业促进会、渭南市秦东书画院主办,陕西胜达实业投资集团协办“胜达慈善基金”在大荔县胜达养老院举办捐赠仪式,捐赠金额达万元。下面请听大荔台记者景蕊发来的报道。
捐赠仪式上,陕西胜达实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向市慈善协会捐赠10万元,并与市慈善协会商定设计万元的爱心助学基金,基金收益将用于资助大荔县的贫困中小学生。胜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增:
本次捐赠活动经过层层筛选,确保了每一个捐赠对象都是贫困学生,充分做到了“精准到户”、“精准资助”,也进一步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学习困难。
请听一组新闻快讯:
近日,白水县红十字会深入城关街道办北关村开展春节期间“博爱大礼包”赠送活动,详细了解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为他们送去了博爱大礼包,鼓励他们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脱贫致富的强大信心,拓宽致富渠道,早日脱贫奔小康。此次活动,红十字会共为白水县户困难群众送上了价值6万余元“博爱大礼包”,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白水台天秀雨琼)
这几日,工人师傅正在渭南城区站北街东延段道路安装照明路灯。刚刚建成通车的站北街东延段(东起蒋家湭河桥,西至渭花路),道路全长米,红线宽度22米。此次共安装的智慧照明路灯24盏,灯柱高12米,亮度、亮时均可调控,计划春节前亮灯。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1月29号晚上到30号,我市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雪降温天气过程。降雪主要出现在30号白天,中南部有中雪,南部山区有大雪,北部有小到中雪。过程降雪量中南部2到6毫米,北部1到3毫米。积雪深度1到3厘米,南部山区3到5厘米。30号日平均气温下降4到6℃。
渭南新闻广播
新闻播音员:江天维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