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渭南天气
渭南新闻
渭南美食
渭南医院
渭南交通
渭南房产

渭南新闻文化阳光洒遍秦东城乡

文化阳光洒遍秦东城乡

下面播出改革开放40周年,渭南建设发展文化综述《文化阳光洒遍秦东城乡》,今天播出上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事业发展改革走过的路———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文化事业经历了从复苏到发展再到繁荣的过程,朵朵文化之花生动了中华大地的时代模样。

让我们把焦距拉近,将镜头对准中国版图之心——渭南。

这个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地处八百里秦川最宽阔地带的地方,巍巍华山、悠悠渭水,在这里孕育了秦腔、老腔、阿宫腔等剧种。诗经文化、沙苑文化、龙山文化等一本本厚重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蒲城桥陵等数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颗颗繁星闪烁着神奇的亮光。史圣司马迁、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在华夏文明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让渭南这块土地久负盛名,让余万秦东百姓挺直了精神脊梁。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乘着全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春风,坐拥历史厚赠的渭南坚持打好“文化牌”,始终坚持把文化强市建设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以文化事业为根本,以文化产业项目为载体,以文化魅力凸显城市特色,以文化动力激活城市活力,以文化惠民促进百姓参与,实现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我市先后被文化部、财政部评为“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文明渭南”的魅力名片添上了一抹亮丽色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文化惠民,让群众真正得到了摸得到、看得见的实惠,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年4月18日晚7时许,在渭南儿童剧院,“一元剧场”非遗传承人优秀传统剧目演出现场,由“非遗”传承人党美丽、胡香串、刘秀丽、赵超峰等主演的优秀秦腔传统剧目全本戏《对银杯》不时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剧院里的演出让市民过足了戏瘾,而在偏远乡村依然可以看到“一元剧场”的精彩演出。

创新是“一元剧场”的生命源泉,不断拓展创新是保证“一元剧场”长演不衰的关键。市文广局结合实际,从演出地域、演出内容和演出团体三个方面提出了“一元剧场”“三个拓展”,即演出地域由渭南中心城市拓展到全市各个县(市、区)和重点乡镇村,逐步实现全覆盖。

截至年年底,全市“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场,电视综合覆盖率97.59%,广播综合覆盖率96.11%,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惠民列入全市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城乡文化设施全面升级。全市22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中,有5个文化馆和6个图书馆已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现已建成乡镇文化站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25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6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1个,乡镇电子阅览室个,社区电子阅览室个,为1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个社区、个行政村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

这种通过政府主导,村两委会主办,群众主演的机制,激发了群众的创造力,激活了农村的能人,引发并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仅年,临渭区就举行了台乡村春晚,该节目已经成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此外,我市还成功承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渭南分会场演出,引进了《天下黄河》《朱鹮》《红色娘子军》《大汉苏武》《月上贺兰》等30余场大规模、高品位的文艺演出活动,将高雅艺术引入渭南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全市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2月27号上午,记者从“奋进新时代聚焦‘次’核心建设新渭南——追赶超越看秦东”系列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面对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全市上下一心,不懈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市创建办副主任张红川介绍,我市创建工作自年起步,先后于年、1年、4年获得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5年再度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在今年2月14日公布的新一轮提名城市名单中,我市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参加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面对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艰巨任务,我市以“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化提升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中国好人”“陕西好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工作,持续开展“渭南标杆”评选活动,营造了学习好人、礼遇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表彰奖励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个,创建市级文明行业先进单位10个、市级文明家庭25户、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单位24家,以先进典型塑造精神坐标、打造文明城市。

围绕城市道路、绿化、亮化、环卫基础设施、农贸市场等城市短板,积极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了西岳路北段、前进路北段等10多条道路的拓宽改造和前进路南段、东风大街、仓程路、朝阳大街等道路的提升改造。国道、前进路等道路沿街门店风貌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条背街小巷完成道路硬化,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以争创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为目标,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德建设。组织开展“寻找美德少年、学习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少年”活动,评选表彰了60名渭南市“美德少年”。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在全市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深入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共征集童谣88首,其中10首优秀童谣参加年全省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

在抓好中心城市创建工作的同时,在抓好中心城市创建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市县联创工作的考核指导。截止目前,全市9个县(市)实现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8个县(市)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合阳启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蒲城、大荔、潼关、华阴、白水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市创建办副主任张红川:

今年全市已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4亿元1.67万户农户受益

12月28号,记者从市农机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农机局以“向重点机型倾斜、方便群众办理”为重点,紧紧围绕目标考核任务,不断规范农机购置补贴操作流程,严格购置补贴监管,扩大政策知晓率,高效廉洁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4亿元,补贴各类机具1.84万台,受益农户1.67万户。

据了解,临近年终,到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收尾阶段也是冬季农民购买机具的小高峰期,市农机局督促各县市区要全力做好各项工作,要加快资金结算进度,及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购机农户手中;继续推动在购机集中地或政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机具核实与牌照办理同步进行,对于核实有效的拖拉机、小麦、玉米收获机等农机,农机监理人员及时做好牌照的办理和管理工作;要做好信息公开公示,在购置补贴专栏上及时上传分批农户公示信息表和全年农户公示信息表,全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等信息。同时,对从事植保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所购买补贴产品范围内的植保无人飞机进行补贴等,通过多项措施确保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顺利完成。

市人社局“四大举措”着力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疏解群众办事堵点问题

近日,市人社局结合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人社工作服务理念,组织开展了疏解全市涉及就业领域群众办事堵点问题专项行动,积极出台“四大举措”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满意的办事环境。

在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方面,市人社局始终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宗旨,紧盯群众







































白癜风的原因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tq/808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