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渭南天气
渭南新闻
渭南美食
渭南医院
渭南交通
渭南房产

真扶贫干实事记渭南市纪委监委驻蒲城县党睦

郭武超是渭南市纪委监委派驻蒲城县党睦镇沙坡头村的第一书记。年4月驻村帮扶以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其所能,工作风生水起,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

扑下身子干出样子

“能不能安心住下来,安心工作,不仅仅是个纪律和规定的问题,更是工作责任、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问题。”这是赢得干部群众信任的基础,更是干好工作前提。

郭武超年4月驻村帮扶以来,平均每月住村22天半,有段时间,连续27天住在村上没能回家。正因为他安心驻村帮扶,取得干部群众信任,很快拉近了与村干部的距离。对此,村干部都很感动,村支书和村主任晚上来同他讨论问题到10点,群众有困难和问题也乐于到村部找他。

“武超到村民家去,狗都不咬!”村干部王敬智说,因为他常在村里,常到群众家去,见得多了、熟了,狗就把他当自己家里人了。

“驻村帮扶势必要和群众紧密联系。”郭武超说,脱贫攻坚还必须依靠村干部。年11月,在他和村干部的争取下,沙坡头村以南王自然村为示范,在全镇率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巷道拓宽破坏群众门前树木和设施,20处通信线杆需要移除,甚至要挖掉群众庄基护坡。施工不断被阻拦。他一方面动员村干部带头开挖自家的庄基护坡给群众做榜样,另一方面让村主任每天跟随工队逐户解决问题。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密切配合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郭武超深有体会。

为了更好地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他建议,在纪委机关倡导开展了“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活动,得到单位主要领导的支持。机关压缩办公经费6万元,为60户贫困户每户提供了元产业扶持资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市纪委领导的支持和协调下,“四好”公路修筑、灌溉渠道修建、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顺利实施,成效显著。沙坡头村户群众家庭都用上了卫生水厕,卫生改厕工作走在了该镇前列。

群众生活无小事

“沙坡头村的群众想给你送面锦旗。”

“千万不能送!为群众服务是我们驻村干部的职责所在。”

年6月的一天,沙坡头村委会副主任黄启轮找到郭武超,郭武超一听急忙回绝。

沙坡头村有座桥,是村民外出的必由之路。仅有3米宽,两边无护栏。据村民讲,这座桥都建了20多年了,年久失修,出了很多事故。掉下去的三轮车、农用车

不下六七十辆,年还摔死了一个村民。郭武超了解到这些情况,第一个扶贫工作日就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并到桥上查看,就地和县上进行沟通,落实了项目。郭武超跑前跑后办完各种手续,项目很快施工。新桥拓宽至7米,两边加固了护栏,群众出行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危桥变成了暖心桥。

早在最初入户调查时,沙坡头11、12组群众就反映吃水难问题。当时正值盛夏,自来水没有水,村民只能吃窖水或从别的村组拉水,既不卫生也不方便。

年腊月的一天,郭武超把党睦镇水管站张站长请到村部,和村干部们一起商议解决办法。据分析,这两个组地处自来水管道最末端,可能是水压小和管道生锈堵塞问题所致。如果换成直径90的PE管道,应当就有水了,于是更换了入村主管道。可是还是没有水。郭武超急了,当即联系张站长:“快过春节了,群众再吃不上水,我没脸回去……”当晚郭武超和技术人员以及村上水管员一起逐户排查。

时值隆冬,寒风袭人。他们打着手电,下到每户自来水涵井,拧开水管阀门。听说为了解决吃水问题,几个村民也自发加入进来,结果还是没有找到问题。

此时已是夜里9点多了,郭武超不甘心,苦思冥想。“会不会是进村管道出了问题?”突然他灵光一闪,急切地问:“咱这个自来水管道有没有分阀门?”“有,在村外排碱沟的西北角。”贫困户吝五喜说:“郭书记,我领你们去!”

到了地方,只见大堆建筑垃圾把阀门盖得严严实实。从附近村民家借来了八磅锤、铁锨和洋镐,两个多小时后挖开一个两米多深的大坑,露出了分阀门。郭武超带头跳下去,由于渗水,坑里全是稀泥,鞋子一下子陷了进去,衣服也浸湿了,冻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经过检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建筑垃圾压坏了阀门,导致供水中断!换上新阀门,很快,自来水通了!此时,已是晚上12点多。

亲情帮扶暖人心

47岁的贫困户刘某,80岁的婆婆多病在身,大女儿智力残疾,丈夫因患肝癌去世,她本人又患乳腺癌,家庭欠下了近10万元的外债。她很孝顺,乐善好施,邻居关系处得都很好。

“郭书记,又来给你添麻烦。”年9月下旬的一天,刘某来村部找郭武超,显得很为难。“快种麦了,我手里没有钱,想让你给我解决点麦种子和化肥。”

“需要多少种子和化肥?”“斤种子,6袋复合肥”。他算了一下,大约需要元左右。于是疑惑地问:“今年不是给你资助了几千元吗?”

“多亏你们资助的元,我麦子还卖了元。看病花了元,剩下都还账了!”

“我这里刚好有元,你先拿去用吧。”

……

不仅如此,他还带头并动员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捐款,设立了沙坡头村扶贫济困基金,对生活上遇到困难的群众给予救济。

廉洁自律威信高

“与群众打交道,更应该带头严格要求,一定要廉洁奉公。”也正是这样,郭武超在干部群众中威信很高。

驻村帮扶和村干部打交道多了,难免一起吃个饭,融洽感情。有一次和村干部一起吃饭后他去结账,村主任不让结,说村上能记账,最终他还是结了。并立下规矩:晚上六点前不准喝酒,不准公款吃饭,不准打白条。

随着村上扶贫项目不断增多,他又给自己和村干部定下规矩,绝不插手工程承包。对村上每个工程,严格管理和监督,力求不让集体损失一分钱。

贫困户李续祖没报危房改造,他宣传了有关政策,把危房改造项目报上去实施了,并从市纪委慈善捐款中拿出元给他。年春节前的一天,李续祖抱着两箱梨进了他的办公室。“郭书记,太感谢你了!快过年了,给你点东西。”说完把东西放在桌上转身就走,他在后面追都追不上。第二天,他叫村支书把礼退回去。支书说:“退礼当然容易,可这是群众的心意呀!我怕伤他面子。”于是,他让算了下,东西值元。他掏出元,让村支书交给李续祖。

“扶贫本是份内事,坚决不能占贫困户一分钱便宜。”这是他的心里话,也实实在在是这么做的。(《陕西党风与廉政》年第4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fc/1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