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那段岁月(即年10月8日至12月23日),如今依然记忆犹新。年10月,渭南市委统战部商市委组织部同意,借我(时任渭南市粮食局副局长兼总会计师)到渭南市民主路市物资局办公三楼筹建九三学社渭南市委。从借调到年12月22日召开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和一届一次全委会,历经七十六天。这些日子里,在渭南市委和九三学社陕西省委领导下,我具体参与了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的筹备建设工作。如今我已退休十二年余,现将那段难忘的往事回忆如下,也算是留住昨天,创新未来,纪念九三学社渭南市委成立二十周年。
年9月1日,渭南市委统战部向渭南市委报送了《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备委员会组成建议的情况报告》,并与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沟通协商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的筹备工作。9月5日,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下发了《关于成立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备委员会的决定》,根据《决定》开始了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由于筹委会当时的实际情况,市委统战部商组织部同意,渭南市粮食局党组研究,借自己到渭南市物资局办公三楼,具体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工作。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可以说是三个一: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10月10日早,自己来到时任渭南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姚拴锁的办公室,简要谈了粮食局党组研究的意见:“主要精力还要放到粮食局分管工作上,筹备九三渭南市委工作也要兼顾。”由于自己的能力不适应,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困难比较大。因此,向姚部长简谈了自己的一些设想。随后,姚拴锁部长讲了四点:一是与时任市委主管书记闫超英、组织部吴新成部长、吕学国部长请示协商,并征得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景险峰研究同意,在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期间,把你借来搞筹备工作,你也算是筹委会成员之一,相信你能把筹备工作完成好。二是筹备期间的工作,大体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0月份选好社员代表和拟进入班子成员,工作要细,注意政治;第二阶段是11月筹备起草各种文件;第三阶段是计划12月下旬召开成立大会。三是筹备工作在渭南市委、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指导下进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具体工作由市委统战部联系。四是九三学社渭南市委成立之后,要进一步研究年和以后五年的工作,特别为自己具体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工作指出了方法和路径。姚部长讲的四点意见为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筹备工作,特别为自己具体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工作指出了方向。随后,时任统战部党派科刘俊才科长将“启用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备委员会印章的文件”、工作方案(草案)、选代表通知的文件交给了自己。从这天起,具体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的工作就担在了自己的肩上。由于自己缺乏筹备党派地方组织的实践能力,加之市粮食局分管工作担子重,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与粮食局工作矛盾突出,困难重重。自己深感重任在肩,压力很大,困难不小。尽管这样,还是一个人在困难中开展了艰难的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筹备工作。
在整个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工作中,自己把工作重心放到了三个方面:一是与市委统战部、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委会成员经常联系沟通、交流情况、统一思想。二是把好政治关,特别在草拟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材料中更体现这一点。三是抓好社员代表选举、筹备工作报告和筹委主任讲话、会议组织、后勤保障四项工作。由于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委会主任胡会维时任韩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要工作在政府,副主任马鸿余是渭化厂的技术负责人,医院内五科主任。他们的工作都十分繁忙。加之筹备办公室没有电话,自己未有手机,只好用市粮食局自己办公室的电话,与他们三人联系、沟通,取得认识统一,便于工作。如10月11日,分别与在韩城工作的胡会维、在渭化上班的马鸿余正副主任电话联系社员代表产生事宜。10月17日去市委统战部找刘俊才科长,谈代表选举产生事宜。刘俊才把“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委会”印章交给了自己,随即用刘科长电话与马鸿余联系如何产生选举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商定10月18日下午在市粮食局二楼会议室召开社员大会。会上学习文件,自己介绍筹备工作进展及安排,成立四个小组提出候选人,随后与渭南市临渭区统战部协商,九三学社临渭区支社向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委会报代表情况。年12月12日下午,在市物资局三楼筹委会办公室召开了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委会会议,胡会维主持,筹委会成员及统战部刘俊才参加,审定通过出席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29名社员代表,占当时社员41名的75%。代表中高级职称22人,占75.86%;中级职称6人,占20.69%;初级职称1人,占3.45%。女代表8人,占27.59%。代表平均年龄51岁。自己亲手起草了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筹委会、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43份材料文件,计张,各打印60份,为页。在这些材料中,重点放到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选举办法、主持词,特别对《肩负新世纪光荣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九三学社渭南市委工作新局面》讲话稿余字,下了功夫。这些材料大都是加班草拟出来的。在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的年12月18日至20日这三天,自己与时任市委统战部领导姚拴锁、冯烈及刘俊才、陈起耕、姜景敏、王恒奎、许芬芳、宋军、张元武等全力以赴准备会议,联系省、市出席会议的领导,审核大会议程、印制会议材料、布置代表大会会场、安排食宿、宣传报道、合影留念、落实会议经费和交通、大会安全等逐一落实。记得12月20日这天,风很大,大雪飞扬,市委统战部的同志为会议召开加班很辛苦,自己出力与加班的同志在金穗大厦共进了一顿晚餐。在会议召开期间,农工党第一届副主委张育文为会议倾注了不少心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委会筹备工作基本按时完成,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开的顺利成功,得到了出席会议的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专职副主委刘石民的充分肯定。作为具体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的见证人,在20年后的今天,我再一次衷心的感谢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渭南市、临渭区委统战部,以及九三学社临渭区支社为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给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更为他们的付出和辛勤劳动而感到光荣自豪。
从年10月10日到12月23日,我在九三学社渭南市筹委会临时工作了75天,还分管了市粮食局的财务、审计、购销、调运、仓储、工业、基建等业务工作。虽有时顾此失彼,我还是尽了自己的努力。75天虽然很短,但我没有一分钱的报酬,内心无愧。单个一人为筹备工作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事情,我还是觉得很值得回忆。
今天,在纪念九三学社渭南市委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年6月3日入社的九三学社社员,作为九三学社渭南市第一届委员会的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实际工作从年6月18日至年元月退休),在九三学社渭南市委实际工作了六年有半,如今写这点筹备九三学社渭南市委的回忆,只是想留住昨天。
对社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