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渭南天气
渭南新闻
渭南美食
渭南医院
渭南交通
渭南房产

渭南历史临渭大事记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http://www.ytysbz.com/
渭南历史:临渭大事记(三)

洪武元年()

县丞李叔正丈量全县土地,共顷92亩7分5厘(折今.15公顷)。

洪武十四年()

撤下邽县并入渭南县。从此,渭南县纵跨渭河南北。

成化七年()

知县周宁在城内修预备仓一座。

成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

据康海《承仕郎姜公墓表》载:“三秋不雨,人竟相食。”

嘉靖五年()

绍兴知府南大吉罢官回故乡后,建立湭西草堂(今六姑泉址)讲学。

嘉靖八年()

蝗虫蔽天,庄稼无收,饥荒甚重。

嘉靖二十年()

南大吉撰《渭南志》,是临渭区现存的第一部县志。

全县有下邽、故市、孝义、青原(今官道一带)等军事古城10座。

嘉靖三十四年()

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华州发生8级大地震。渭南县“地裂数十处,县东十五里塬移路凸”五指山(明光峪西)崩颓陷落,县城仁和街塌陷,伤亡人数逾万,地震波及10多个省的多个州县。

万历九年()

知县张栋,率民筑赤水河堤,沿堤甃石,引水灌田,并植柳树近万株。

万历十五年()

境内大荒疫,连年旱,此年尤甚,米涌贵,斗值钱,人相食。

万历十八年()

南轩撰《续渭南县志》。

万历二十六年()

夏,渭河北大什村一带,降特大冰雹,积厚达二三尺。

万历二十八年()

关中大旱,村室无烟,饿死者逾十八万人。

万历二十九年()

秋,渭河暴涨,村庄被淹,人们攀树逃生。水手里(今龙背乡周围)一带,田园变为水滩。

万历三十五年()

七月,知县王九叙在县城西门外湭水上建成万里石桥。

天启元年()

七月,大雨弥月,渭北一带河水泛滥,冲墙倒房,顷刻立尽。

南师仲撰《增订渭南县志》。

崇祯七年()

七月,农民起义军“混世王”(绰号,姓名不祥)部,由凤翔进军西安。三边总督洪承畴恐其出潼关,令所部张全昌、曹变蛟由郃阳间道赶至渭南堵截。“混世王”军冲破堵截,东出潼关。

崇祯八年()

二月,李自成率起义军从安徽凤阳进军关中,在渭南与洪承畴军激战失利,东走河南。

崇祯九年()

二月,李自成率起义军主力占据泾阳、三原。洪承畴不敢进击,军驻渭南、华州一带观望。李自成攻破扶风县城又转战他处之后,洪承畴才率军离开渭南西进。

崇祯十五年()

据陕西省博物馆藏《灾情碑》载,大旱灾,百姓饿死十之八九。

崇祯十六年()

十月,李自成起义军李过部攻克渭南县城,杀死孙传庭、杨暄、南企仲、南居业等要员,南居益(工部尚书)被捕拒降自杀。

顺治三年()

二月八日,清定西大将军何洛会遣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等于渭南县界击败王秀才所率反清武装千余人。

顺治五年()

知县张联第在县城东关五指山北麓(今向阳街道办事处毕家村)建五凤书院。

顺治十一年()

虎豹猖獗,跑至平川和县城附近。日暮,路无行人。

顺治十三年()

朱可衧撰《续增渭南县志》。

康熙四十二年()

十一月,康熙西巡途经渭南,看固原标兵骑射,给提督以下的武官每人加官一级,以示“恩宠”。

南山饥民造反,欲攻县城,知县黄培堵防严密,未果。

康熙五十六年()

县府急索军饷,激起民愤,上万民众冲进县城,围困县衙。省府调前任渭南知县(时任蒲城知县)黄培进行“安抚”,始渐平息。

雍正十年()

岳冠华撰《渭南县志》。

乾隆十五年()

二月,故市寨(今故市镇北)农民汤桂宗、乡约张绪勋,要求知县柳廷玑减免粮款,未得应允。汤、张联络附近百余人冲进县城,以砖块垒塞县署大门,不久,汤、张被捕,押往省城杀害。

乾隆二十六年()

知县成汝舟在县城东山下(今瑞泉中学)建象峰书院。

乾隆四十三年()

汪以诚撰《渭南县志》。

乾隆四十九年()

十一月,西洋人呢方济在渭南县私传天主教,陕西巡抚毕沅奏报朝廷,将其抓获。

乾隆五十六年()

为统一摊派钱粮和为过境军队供应车马草料,知县田灏设渭南县差局。

嘉庆三年()

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军王聪儿所部进至华州一带。十几天后,清兵至,起义军经箭峪南(今临渭区)撤退。

道光二年()

嘉庆二十五年(),渭南县富民柳全璧因索债之事,将佣人朱某群殴致死,乃重贿知县徐润,诬为朱某自行跌伤结案。其妻、戚(马某)上诉,被另知县姚洽审案致死。村民要求朱侄上诉,到道光二年()五月,朝廷命文渊阁大学士文孚严加质审,查明案情后,定柳全璧抵死;渭南知县徐润受贿枉法,办理乖谬,斩监候;西安知府邓廷桢失查枉法,革职发往军前效力赎罪;陕巡抚朱勋失职,降级革职,以五品京堂候补;陕甘总督长龄失察属员,交部议处。

道光三年()

渭南县举人唐顺祖倡议,知县鲍珊等捐俸禄,在棠村里寇莱公祠(今下吉中学)建景贤书院。

道光七年()

全县共有户,人。

道光八年()

何耿绳撰《重辑渭南县志》。

道光二十六年()

十二月,在省巡抚林则徐的严督下,渭南、蒲城、大荔、富平等县捕获多名“刀客”,均被严审惩办。

道光三十年()

十月,雪深三尺,树、竹枝尽折。

咸丰四年()

六月初一,渭南县阳郭镇西南茧绸山黑虎潭有龙卷风旋起,如雷声至,卷起湭河水,拔倒大树,碌碡滚动。

咸丰六年()

七月,蝗虫从东飞来,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一扫而光。

仕原乡仕西北里冯家村民冯元佐等,反对按地亩摊派盐课银两,聚众赴县衙“交农”(即上交农具,表示不再务农),仓渡等处回民执械协助,省府派商州刺史曹熙来渭南“安抚”,始得平息。

咸丰十年()

境内大量种植鸦片,不少人吸食成瘾。

十一月,渭南县始办团练。

同治元年()

四月二十二日,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率部由良田坡进占渭南县城东南塬头,察看城内无重兵看守,遂下令攻城。二十三日城破,杀知县曹士鹤、县丞戈奉文等,并焚毁县署。太平军攻下渭南后,经赤水转战华县、华阴,直奔潼关西城下。

四月末,关中东路回民起义,占据渭南县信义、仓渡等地。

同治二年()

二月下旬,回民起义军相继攻占渭南的乔甸、来化等地,战斗重心移向渭南仓渡、孝义一带。

同治三年至四年(~)

老鼠成灾,豆类庄稼几乎被吃光。

同治五年()

十二月三日,张宗禹率西捻军,在东路回民配合下,攻入渭南县城。知县陶森林、把总张吉庆等携带官印逃走。

同治六年()

正月初五,与捻军在渭南西相持的清军全线崩溃,捻军追击到灞桥将其全歼。

四月,捻军和回民军在渭南县北部与清军作战中,回民军屠杀无辜汉民,攻击捻军,张宗禹大怒,下令反攻回民军,连破数十寨。五月,捻军与清军在渭南、蒲城交界处激战。

七月七日,境内遍地是铜钱大的蛙类,从东往西跑,持续三十多天。

捻军在渭南新庄、马家堡一带击败清军刘松山、郭宝昌等部。

同治八年()

秋冬季,如鸽子般的鸟,独爪(如熊掌有三个指)群飞蔽日,翼声飒飒,在天空西北、东南方向飞来飞去,翌年正月消失。

同治九年()

三月十四日,回民军禹得彦东趋歧山,越渭南走蒲城、白水,被官军张福齐部所追乃折往甘肃宁州,赴宁夏固原。

光绪元年()

七月,省抚谭钟麟发放蚕种蚕纸,境内普遍植桑,从事养蚕。

光绪二年()

脱发病流行,有许多年轻男女脱成秃头。

光绪三年()

七月二十六日,渭南武生屈继仁与刘秉彦等,组织蒲、富、临、渭饥民与盐民起义,杀蒲城知县黄传绅,焚县署大堂,劫库、狱,遭镇压。

光绪三年至四年(~)

连年大旱,颗粒未收。尸体遍野,孝义一带死人日以千数,存活者十之二三。

光绪六年()

大灾后,地广人稀,政府招募四川、湖北、河南等客民开垦,对客民计口授田,与本地人同等对待。

狼多,吃掉无数小孩,甚至入室吃人。

光绪十年()

闰五月二十四,黄狗峪山洪暴涨,激荡大石数十里,声如雷,至县城西关时,水头高几丈,许多商店和民房被冲毁。

光绪十二年()

清廷改收军粮为收银子,名为“折色银”。

光绪十三至十四年(~)

牛疫流行,牛死亡殆尽。

光绪十五年()

始设渭南电报房(在今老城街内路北)。

光绪十六年()

陕西开始安设电讯线路。东路干线自西安—渭南—潼关,属商办。

光绪十八年()

焦联甲撰《新续渭南县志》。

光绪二十年()

闰五月,知县樊增祥为加强“治安”,在全县督办团练、保甲。次年,实行保甲法,使其成为军政合一的乡政权组织。又在各地筑堡54个,修补寨子87个。

光绪二十四年()

八月三日,渭河暴涨,洪峰流量1.1万立方米/秒。

光绪二十六年()

八月二十九日,东塬楼田村(今崇凝镇)江湖会首领田贵宾不堪官府和地主欺压,率领多人造反。不久失败,被捕30人,田等8人遭官府杀害。

九月一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西逃,途径渭南,知县张世英在赤水迎驾。翌年八月二十六日返京时至渭南,张世英在圣店搭彩棚、铺芦席,耗费大量钱财。慈禧、光绪住在县署,第二天离去。

当年,大旱,渭水干涸。每石粮价涨到银十两以上。

光绪二十九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渭南县始设邮政代办分局(在今老城街内)。同年,开通渭南至同州(今大荔县)邮路。

知县张世英与地方绅士在县城东关和阳郭镇,分别设立高等小学学堂,在崇凝镇建立公立两等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

六月二十八日和七月十一日,渭水大涨,冲崩农田五十余顷。

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

陕西巡抚曹鸿勋派樊增祥为总办,筹办西(安)潼(关)铁路,向各县农民派征路捐,激起沿线十余县人民强烈反抗。渭南每户粮赋加银一分二厘。蔺店大钟寨农民汪启青等,联络大批农民,于十一月初六,冲进县城,捣毁盐局、税局。次日,又拥入县衙,迫知县张世英写下免除路捐的帖子。

光绪三十四年()

山洪大发,自箭峪口汹涌北来,冲天卷地,水面浮人尸,稻莲、谷地尽成石滩。

宣统二年()

七月二十日,张北里(今桥南镇东部)、箭峪口等处,洪水陡发,田地被冲,毁民房73间,淹死17人。

八月十日至十二日,渭河暴涨,冲淹27个村堡。

宣统三年()

九月五日晚,李家坡江湖会(即哥老会,又称哥弟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辛亥革命时,有些接受同盟会领导,有些被反动派利用)首领李世昌响应武昌起义,率领数十人进攻县城。九日,陕西省军政府东路安抚招讨使钱鼎(定三),派陆军中学学生张世瑗到渭南提款,被团练头子韩映坤纠集团丁扣押,知县杨调元进退两难,于次日跳井自杀。十一日,韩映坤杀害钱定三、张世瑗等革命者28人。十三日,后补知县、团练委员樊宜春在故市一带杀害江湖会成员70多人。

中华民国

元年()

5月,渭南县知事王绍兰将杀害钱定三、张世瑗等辛亥革命者的韩映坤、王保完捕获,陕西省派标统陈得贵监斩,并在县大堂公祭为辛亥革命而牺牲的烈士。

各地学堂改为学校。

三年()

4月,河南农民起义军领袖白朗,率军由紫荆关入陕,抵渭南。陕西督都张凤翙急派旅长陈树藩布防,白朗军出其不意折向商县。

四年()

夏、秋无收,致流亡载道,卖妻鬻子层见迭出。

七年()

6月,陈树藩率部进攻反段祺瑞的陕北民军,途经渭南,在故市镇被靖国军包围。7日,陈部突围,退守辛市。

7月,靖国军第二路司令樊钟秀率部与陈树藩转战于临潼、渭南一带,并与渭北的反陈军相互策应,截断陈军东路。此后,樊军西进周至。

八年()

以反军阀、反封建,提倡科学、民主、新文化为宗旨的进步青年组织—共进社渭南分社成立。

民办渭南县桑蚕学校改为渭南县立高等小学校(后又叫东关小学)。

九年()

商县、洛南一带移民在渭南县花园、三官庙各大峪口定居。

十年()

夏,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杨虎成部同第四路第三支队司令岳维峻部,进攻盘踞孝义镇的陈树藩军姚林翼部。不久,姚率军投诚。随后,靖国军进驻渭北,派蒋浪亭(世杰)驻防故市镇,设渭北分县,和渭南实行分治。

十一年()

3月,北洋政府的陕西省长刘镇华推行“自治”运动,渭南成立自治会、参政会、县议会、自治讲习所。

7月,在武汉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王尚德(璋峰),受武汉地区中共组织(董必武)和团组织派遣回渭南发展团组织。

8月25日,设渭南汽车分站。秋,横穿渭南县的西(安)潼(关)公路拓宽、整修完成通车,是陕西省第一条公路。

十二年()

9月,驻大荔的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军第十支队司令麻振武投靠刘镇华,派骑兵旅任德元部,由大荔进占渭南官路、交斜、孝义一带,在北焦村设立“渭中县署”,准备攻打故市镇。驻故市的靖国军耿古臣营,立即派第三连连长李仰之率部进驻巴邑镇堵防。

11月19日,渭北数万农民云集故市,向渭北分县县佐朱联五“交农”,反抗县署的苛捐杂税。驻军打死群众5人,打伤3人。

十三年()

1月6日,渭南东、西两塬数万农民群众向县府“交农”,迫使县署取消“月麦捐”(是当时政府向农民按月征收麦子的一种派款)及各种非法派款。

春,渭北黄舒泰、韩述之在故市高等小学的基础上,建立渭南第一所中学“渭阳中学”,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为学校题名。

6月16日,陕西省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SY”(社会主义青年团英文缩写)赤水支部干事会在赤水职业学校成立,张浩如为干事会会长,王尚德为书记。不久,改为独立支部、特别支部。

十四年()

2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赤水特别支部书记王尚德在赤水镇召开三原、临潼、渭南、华县等地区的学校代表和渭南地区各界人士代表会,决定成立陕东国民会议促成会。

2月17日,屈武、董汝诚联络渭北各人民团体成立渭北国民会议促成会储备会。

3月,刘镇华去洛阳参加“胡(景翼)、阚(玉昆)战争”,败逃山西运城。段祺瑞政府继续任命刘镇华为陕西督军。渭南、华县等地各界人士一起,坚决拒绝刘归陕。22日,刘下台。

原靖国军留守韩子祥部占据赤水,自立渭华县,辖华县石河堤以西至渭南十里铺,形成割据。

7月初,渭南学生联合会成立。

7月,国民军第二军在渭南、华县一带开展驱逐陕西督军吴新田斗争。

8月2日,渭南青年社、渭南革新社分别成立。其宗旨是:结合革命性青年,唤醒组织民众,以科学的方法改造现社会。

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领导下,渭南教育界开展驱逐反动教育局长王述道的斗争。

11月22日,渭南东张(枣张)村乡农民协会成立,是陕西省第一个农民协会,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的农民协会之一。

12月,中共赤水特别支部成立,王尚德任书记。隶属中共豫陕区委,后改属中共西安地委领导。

十五年()

1月,中共渭南特别支部成立。

2月,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委派暴式彬为渭南知事,命其将各粮店万公斤囤粮无偿征用,多数粮店顷刻倒闭。

4月中旬,渭北分县第一个区农民协会—荆村区农民协会成立。

5月10日,崇凝一带群众与线王庆寺里红枪会联手,手执农具涌向县城,向刘镇华军的梅发魁部发起进攻,打死军官10余人。

5月19日,渭北五六千群众手执农具冲进故市镇,向驻军麻振武部提出免除苛捐杂税,麻部被迫答应。

中共渭阳(中学)特别支部成立。

11月,国民军联军第一路军第三师抵故市,师长张兆丰向渭北农民协会赠送一批枪支。

12月,建立中国国民党渭南县党部。

中共渭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

十六年()

2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湭河北滩召开万人大会,成立渭南县农民协会,选举李维屏为委员长。驻渭国民军孙良诚部第十九师师长吉鸿昌到会祝贺。

5月1日,国民联军总部改渭北分县为“五一县”,县治在故市镇。

7月11日,中共渭南县委员会成立,肖明(彭鸣)任书记,李维屏等5人为委员。

在渭南第一高等小学(东关小学)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渭南县委员会,选张宗适为书记。

10月初,中共渭南县委在六姑泉召开党、团负责人紧急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及中共陕西省委9月26日第一次扩大会议关于划渭(南)华(县)为暴动区的决定,积极筹备武装暴动。

11月,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清党,省党部派刘铭初、薛明璋、王武轩等人为筹委会委员,改组国民党渭南县党部。共产党人经过激烈竞选,推举共产党员王志清(文宗)、共青团员郭壁等5人为执行委员,其中王志清等3人为常务委员。

中共陕西省委改渭阳中学特别支部为中共五一县委。

当年,渭(南)大(荔)韩(城)公路(今国道)全线建成通车。

十七年()

2月28日,中共渭南县委在城南西张村裴延寿家召开临时会议,省委书记潘自力和共青团省委书记张金印出席会议,会上确定了在渭华地区进行武装暴动的计划。

同日,潘自力、张金印、王松年、薛应仲(渭南县赤水里人)分别作为陕西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前往上海,因会议推迟,潘自力、张金印、王松年、薛应仲返回陕西。(据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有关年薛应仲前往上海问题的座谈会纪要”)

2月29日,县立中学、高小师生与附近农民约二三百人,在县委的领导下,冲进宣化高小,反击反动当局破坏该校的行动,打死校董刘铭初等。30日,渭南县长指派警察逮捕了王文宗、冀月亭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四十多人,残杀了部分人。这就是有名的“宣化事件”。

3月初,中共三张、临潼区委成立。

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划渭南、华县、五一、华阴、临潼5县为陕东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特派委员会指导工作,准备暴动。

5月1日,中共陕东特委和渭南县委组织农民群众在崇凝镇举行暴动大会,成立崇凝苏维埃政府,打击土豪劣绅,焚烧地契文约。

5月5日,在湭河川望岗岭组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力量“陕东赤卫队”。

5月10日,国民军第二军第三旅旅长许权中率部从潼关向渭华进军,部队到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18日,成立了以唐澍、刘志丹、许权中等为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形成了以高塘、塔山为中心,方圆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

6月8日,渭南县保安队和民团进攻崇凝镇,在龙尾坡被击退。10日,田金凯骑兵师由华县进犯工农革命军司令部高塘,被击溃。19日,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亲率3个师,在地方反动武装配合下,分3路向高塘、塔山的起义军进攻,起义军被迫退出渭、华地区,渭华起义失败。

9月,中共渭(南)华(县)五一县委合并为中共渭南中心县委,王林(王芾南)任书记。

当年,春至秋滴雨未降,井泉枯竭,泾、渭断流,舟楫停运,车马由河道通行,老树大半枯死,夏秋收成不到二成,麦价大幅上涨。

渭南县始建县级财政。

十八年()

3月1日,由于中共陕西省委和共青团陕西省委遭国民党破坏。省委委员张国藩、王林、薛永寿等在渭南县龙背乡白家庄召开渭南、华县、蒲城、富平、长安等地党、团负责人紧急联席会议,选举张国藩等7人为省委委员,组成临时省委。

7月中旬,中共临时陕西省委在渭南辛市程家小学召开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传达中央对陕西工作的指示,讨论了形势和今后党组织的工作任务。

冬春之交,大雪6次,积雪厚3尺,气候极寒,百年未见。

当年大旱灾,麦无收,秋不及二三成,日死饥民盈千。

十九年()

春,中共陕西省临时省委决定,撤销渭南中心县委(实际未撤),建立辛市、龙背、县城、赤水四个特别支部,直属省委领导。

4月,中共陕西省临时省委机关由渭南县迁到西安。

初秋,蝗虫成灾,田禾尽毁。

二十年()

1月30日,中共陕西省委在渭南召开第四次全体委员会,通过《接受国际来信和反立三路线的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案》和《陕西党的目前政治任务与工作方针决议案》。

3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在渭南辛市召开第六次全体委员会,撤销了杜衡的书记和张国藩的代理常务委员职务。

5月25日,狂风暴雨,继以冰雹,小者如枣,大者如拳。东南区庆寺、郭村等三十多村,纵横5公里,大麦、豌豆、小麦均被打落无存。

8月29日,连续两天大雨,渭河泛滥,淹没秋禾数十万亩,冲毁民房数百家。

10月,渭南县卫生院成立。此后,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为院名题字。

12月,大荔至渭南简易公路建成。西(安)潼(关)公路竣工通车。

二十一年()

6至8月,霍乱(虎列拉)大流行,全县死五万多人。

10月,渭南县西关棉花生产运销合作社成立。

二十二年()

4月,中共渭华县委建立,赵应魁为书记(次年被捕叛变)。

6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由参谋长刘志丹和二团团长王世泰率领从照金(今铜川市耀州区)南下关中,途经渭南东塬,击溃崇凝镇蓝英杰民团阻挠,于29日进驻箭峪口。

8月20日,中共渭华县委组织龙背一带贫苦农民二三百人,在渭河滩白王渡口抢夺国民党军一船面粉。此后,当局逮捕了中共党员和民众十多人,杀害了县委组织部长白思堂和县委委员张我功。

12月8日午间,日带大、小两环,每环各背一弓,形各不同,两旁有箭,由小环射出大环,次日仍见原形。

当年,县城云昌号、大通汇等半机械化棉花打包厂的工人,自发建立产业工会。

二十三年()

2月,陕西银行在渭南县设立办事处(一等)。

7月1日,陇海铁路通车到渭南。

10月12日,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武汉行营主任张学良,由洛阳乘火车到渭南车站下车,稍息,坐汽车去西安。

当月,段镜甫、孔直斋等人集资法币1亿元,在西关街(今东风街中段南民主路东)办起西北聚记机器棉花打包股份有限公司,并购置6.6千瓦直流发电机,供本厂照明。

当年,明令禁种、禁食鸦片。

二十四年()

5月,中华职业学校校长黄炎培,到渭南故市“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视察职业教育。

11月2日,国民政府废除银本位,禁止使用银元,指定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以法币收兑银元和银块。

12月,以交通、中国银行投资为主,武汉、上海、南京等十多个商人集资入股,共筹集法币5亿元,在渭南火车站北成立渭南机器棉花打包股分有限公司。

渭南环境电话局设立。

二十五年()

10月,蒋介石夫妇飞陕,策划“剿共”,来到渭南。

12月16日,“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讨逆军”总司令何应钦令空军出动飞机36架,对渭南火车站等处狂轰滥炸。炸毁钢梁桥3座,路基百余处被毁,中断行车57天。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驻华县的数十万蒋系部队由陈诚指挥,向西逼进。杨虎城到渭南前线视察,对驻渭南的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部队讲话,准备抗击蒋军的进攻。

当年,设立渭南县民众教育馆。

二十六年()

1月29日晚,东北军、抗日联军在渭南火车站8号院召开团以上军官四十多人会议,研究张学良被扣后的对策,史称“渭南会议”。

3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刘玉堂来赤水重建渭华工委,刘玉堂任书记。

春,渭南始植德国槐。

10月8日,县保安大队副队长刘慕德因与县长强云程政见不合,刘在田市兵变。此后,双方在故市、阳郭等处发生战斗。

当年,国民党官办的陕西各界抗敌后援会渭南分会成立。

渭南县兵役委员会成立。

二十七年()

4月某日黎明,日军飞机轰炸县城老市场,投弹4枚,死伤11人,炸毁房屋13间。

5月,中共渭华工委分设为渭南县委(王杰任书记)、华县县委(刘玉堂任书记)。第十战区陕西省渭南县动员委员会成立,县长兼主任委员。

9月,渭(南)白(水)轻便铁路建成通车。年春停运,年8月19日拆除。

10月12日,日军38架飞机分三次对渭南老城外、铁路等处进行轰炸扫射,死伤4人,毁房6间。

12月某日,日军飞机轰炸城区北塘巷,死伤十余人。

当年,陕西省公路局在渭南县设立汽车站。

二十八年()

5月,县政府加强联保编制,5户一保,10户一联。联保切结,互相告发,1户违犯,各户连同治罪。

6月,整顿保甲,将联保改为乡(镇)。

秋,瑞泉中学设立。

10月12日,日军9架飞机轰炸渭南县城。

二十九年()

1月,陕西省第三十一防空监视队在渭南成立。

7月,三民主义青年团渭(南)临(潼)分团部成立。次年分设。

8月,渭南城区工人自行成立渭南县总工会。

三十年()

2月,下邽私立景贤初级中学设立。

渭南李百朋等人募集法币3亿元,建起渭南象峰面粉股份有限公司。

5月,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国民政府将农业税征钱改为“征实”(粮食)。

6月13日,日军6架飞机轰炸南塘巷外,死伤14人。

夏,胡宗南在渭南县设渭潼警备司令部。

8月4日,渭南县银行成立。

9月21日,日全蚀。正午,天黑如夜,星星出现,鸟雀乱飞,鸡犬乱撞。

三十一年()

1月,县政府发起“一元献机募捐运动”,全县共劝捐国币元。

5月,连阴雨40天,麦全生芽,渭河洪水涨过原陇海铁路以南,槐衙村被迫迁移。

8月,渭南县法院成立。

10月,县政府把抓来的六十多名壮丁捆绑锁在新成永铁工厂(今东风电影院址)楼上,夜间失火,烧死24名,烧伤四十多名。

三十二年()

3月,陕西省经济调查团率大批警察到渭南,查封同厚裕、太盛长、德厚兴、德厚长4家粮店,敲诈法币10万元。

6月,全县一次抓麦客(商县一带来渭割麦者)八百多人,顶替兵额。

9月22日,霪雨八九日,渭河暴涨,毁田.13公顷,房间,死10人,受灾人。

12月7日,实施户籍法,进行户籍复查。全县23乡1镇保甲,有户,人。

三十三年()

春,青岗坪乡(年2月19日划归蓝田县)乡长张德山、保安副队长黄德义,乱派款项、作风败坏,被当地民众扣押。县长被迫撤掉张、黄职务。

8月31日,日军飞机轰炸南塘巷,毁房11间。

当年,渭(南)清(涧)公路建成通车。

三十四年()

年初,国民政府实行宪政。

8月7日上午,渭河沙王渡口1客船沉没,淹死28人。

日本3架飞机从西飞来,其中一架坠落车雷村南。

9月,据陕西省民政厅统计,全县户,人。

三十五年()

1月9日,动工修建湭惠渠。

4月某日,美国一轰炸机坠落屯张村西南旷地,机体着火,飞行员跳伞落于贠曲叶家村。美籍飞行员经村公所接待,翌日被救去。

7月,为沟通陕甘宁边区与豫鄂陕边区的联系,中共陕西省工委决定:在渭南县境内建立南起大王,北经阳郭、三张、县城,过渭河经龙背、辛市至故市,西接临潼、富平的地下交通线。

8月4日,国民党渭南“剿共”司令部成立。13日,共产党员王尚德被国民党特务在赤水杀害,终年56岁。

10月,中共鄂、豫、陕军区蓝洛支队和游击队与国民党保警队在花园一带激战3次。

秋,新四军五师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等中共领导人,分别由渭南县地下交通站护送,经厚子镇、大王、白崖寺去临潼铁炉镇北去,安全通过国民党统治区。

当年,三青团分团部建立“反共行动队”。

三十六年()

春,县政府发放国民身分证。

8月,全县进行国民选举。

9月,私立象山初级中学成立。

秋,渭南县民众自卫团成立。

12月底,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小麦由抗战前一老斗(约40斤)1.5元,上升到每市斗(30斤)12万元;棉花由抗战前每斤3角,上升到每斤3.5万元。

三十七年()

夏,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在渭南县城西关的火神庙巷设立第十九绥靖区,司令谢辅三。

三十八年()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纵队(又称二军)前锋王震部到达富平张桥、渭南四县庙一带。

2月23日,中共渭南县工委书记权秉华在官底下薛小学召开地下组织负责人会议,宣布渭北解放并成立中共渭南县委、县人民政府。

经共产党人策动,国民党渭南县民众自卫团副团长薛少农、渭文乡乡长李思白率部余人起义。

3月1日,渭潼警备司令部在渭南县城成立,武纬任司令。

3月上旬,中共渭南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随解放军转移到郃阳县官庄整训。

4月下旬,西北第一野战军向南进军,中共渭南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随军进驻交斜黄村。

5月23日,渭南全境解放,中共渭南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进驻渭南县城,在原24个乡的基础上,建立1个市(渭南市)、23个区、个乡的人民政权。

5月2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渭南县城设立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中共渭南地委成立。

6月2日,中共渭南县委建立游击队,辖5个分队。

6月3日,县政府发出关于建立人民武装的指示,整编了原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3个大队,9个中队。

渭南分区军管会发出布告,停止使用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开始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年12月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

8月25日,中共渭南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瑞泉中学礼堂召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渭南县委员会成立。

9月9日,中共渭南地委、专员公署、渭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各界群众五千多人,在县城文庙举行“王尚德(璋峰)同志暨其他殉难烈士纪念大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fc/10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