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是大部分80、90后青春的回忆,其中有一段重要的剧情“白素贞喝雄黄酒后现原形”就发生在端午节。
这天,临近端午时节,酷暑难耐,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驱邪的香草。在大家享受端午团圆的时候,小青却说道:“这是我和姐姐一年一度的大劫。”
01端午节为什么会是蛇的“大劫”?
五月初五是“重五”,五是阳数,重五有“极阳”之意。中国古代讲究阴阳平衡,阳气极盛会物极必反,阴气就会产生。
民间认为,每逢端午午时,蛇虫繁殖,毒疫易生。所以端午就形成了各种驱毒的习俗。
端午节驱毒所用的药草,主要是菖蒲、艾草、白芷、苍术等。这些芳香草药本身有一定的消毒防疫作用,所以也就有了驱毒能力的附会。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所以在神话传说里,端午这天蛇、蝎、蜈蚣等毒邪之物当然就要避一避这个“劫”了。
02用雄黄驱蛇的传统由来已久
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人都知道,民间驱毒避邪的办法还有一个,就是撒雄黄、喝雄黄酒。
端午节那天,许仙听信了法海的话,给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结果白素贞腹如刀绞,现出白蛇原形,吓死了许仙。
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雄黄驱蛇”的说法。《抱朴子》中曾记载到:“带雄黄入山林,即不畏蛇。若蛇中人,以少许敷之,登时愈。”由于产量低价格昂贵,一直到了明代雄黄才走进普通百姓家。
至今,在我国一些地区,端午节仍然保留着用雄黄涂抹在小孩额头上的习俗。端午节这一天,长辈会用雄黄在小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一是借酒中的雄黄驱毒,二是借王字代替百兽之王“虎”来镇邪,祈祷小孩平安成长。
03雄黄对人体有害么?
雄黄,是四硫化四砷(As4S4)的俗称。它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通常为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质软,性脆,燃烧后会散发出白色烟雾和蒜臭味。
同时,雄黄还是一味中药材。中医认为,雄黄具有解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破伤风等。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雄黄加热或燃烧后,能够达到一定的驱蛇效果,但雄黄的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对人体同样有较大的毒害作用,所以使用雄黄时要慎重,特别是孕妇要禁用。
对于民间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的习俗,更有专家表示,雄黄酒加热饮用,相当于服用小剂量砒霜。即便不加热,天然雄黄矿常含有杂质,也可导致急性中毒,万不可随意服用。
灵儿提示:雄黄辟邪驱蛇只是古代的神话传说,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雄黄本身的毒性并不小,所以雄黄酒什么的不必太当真。
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