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渭南天气
渭南新闻
渭南美食
渭南医院
渭南交通
渭南房产

以税收征管改革红利激活经济发展潜力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渭南市紧紧抓住财税体制改革这一“重头戏”,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今年税收保障工作又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渭南市税收保障管理办法》,加大考核力度,搭建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加强涉税信息分析比对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税能力,建立了强化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让渭南经济在适应新常态中保持改革和增长的平衡。

“我们的目标是,以全局眼光、系统思维,打破部门壁垒,借政府部门之合力,形成集约管理、事前监管、标本兼治的财税征管工作新格局。”市财政局局长张养民告诉记者此项改革的初衷。

政府高度重视以顶层设计强力推进税收保障工作

所谓税收保障,就是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根据税收征管工作需要,通过向税务部门提供涉税信息、共享征管资源,为税收征管保驾护航,保障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和应收尽收,规范税收征管秩序,促进税负公平。

据了解,目前税务管理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税,税务机关设立办税服务窗口或网上办税系统,并辅以税法宣传的方式为主。执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税务部门往往很难完全掌握纳税人的应税行为,致使对一些纳税人故意隐匿应税行为,或因政策掌握不全而少缴漏缴税款的行为无法实行有效监管。随着经济发展,纳税人经营多元化、分配多样化等新特点不断出现,税源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而大量涉税信息却掌握在政府相关经济职能部门手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间信息不对称的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得税源监控不力。

问题倒逼改革。年,我市在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外地经验、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渭南市税收保障管理暂行办法》,构建了社会综合治税格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了较好成效。年3月,为了进一步完善税收保障工作机制,推进工作取得实效,结合一年多来运行情况,特别是针对全面实施“营改增”后,涉税信息不对称、税源管理工作量增加等问题,市级财税部门对《渭南市税收保障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重点完善了涉税信息传递内容,扩大了税收协助部门范围,增加了组织领导、考核奖惩及税收保障机制等内容。

推进税收保障工作,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市政府高度重视税收保障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财税部门的汇报,经过认真研究,作出了四项重要决策:以市政府文件印发《渭南市税收保障管理办法》,从年5月1日起执行。成立税收保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政府秘书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税收保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并决定从年起,将相关部门、单位税收保障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要求财税部门开发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涉税信息交换平台,提高涉税信息传递质量和效率。

“推进税收保障工作,实现了税收征管由‘部门主导’向‘政府领导’、由‘单一治税’向‘综合治税’转变,构筑起了政府协同式治理新格局,将‘一家的事’变成‘大家的事’。”市财政局长张养民说。

税收保障管理办法的出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为推进税收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

财税通力协作大胆创新实现税收保障工作新突破

建立强有力的工作落实机制,是推进税收保障工作的关键。各相关部门、单位都需要提供哪些涉税信息内容,涉税信息的格式如何确定;怎样能够公平、公正地考核税收保障工作,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的积极性;如何在短期内搭建起科学、高效、便捷的涉税信息交换平台,确保涉税信息及时、准确、规范地传递等等,这些都关系到税收保障工作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取得实效。

市税收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会,定期沟通协调,建立了信息传递、联席会议、信息保密等一系列制度,完善了考核奖惩机制,制订了统一规范的涉税信息传递内容和格式,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涉税信息交换平台,正是各方通力协作,使税收保障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严格考核奖惩,强化责任意识。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税收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考核办共同制定印发了《渭南市税收保障工作考核办法》,今年将对29个市级部门和18个中省驻渭单位的税收保障工作进行考核,切实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各方协税护税的积极性、主动性。

科学确定涉税内容,建立保密制度。4月份以来,税收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税收征管工作需求,提出了各部门单位涉税信息传递的内容,先后设计涉税信息表格多个,与各部门单位多次沟通衔接、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47个部门、单位涉税信息传递内容和表格。与此同时,为避免涉税信息泄露,建立了涉税信息保密制度,由国税、地税相关利用涉税信息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承诺对涉税信息保密,对违反规定的追究责任,保障涉税信息安全共享。

搭建交换平台,提高涉税信息传递效率。在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为了提高涉税信息传递质量和效率,市级财税部门按照规范、高效、便捷的思路,详细确定工作需求,科学制定涉税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反复修改完善,5月底完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涉税信息交换平台的开发。平台的建成,建立起可靠、安全的涉税信息传递渠道,统一和规范了各部门、单位涉税信息传递的内容及格式,使税务部门能够高效、快捷地比对分析应用涉税信息,查找税收征管漏洞,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征管。

“你看,我随便点开一个,比如市工商局,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我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信息以及企业股权转让信息等,更便于我们掌握涉税信息,及时进行查询跟进,促进行业税收征管。”市地税局征管科科长王辉指着新启用的“渭南市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说道。

前期各项工作筹备到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6月23日,税收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市级税收保障工作动员安排会议,对涉税信息传递和其他税收保障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对各单位信息专管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标志着我市涉税信息平台全面运行。目前,各相关部门、单位已完成了年度存量信息和年1月-6月份增量信息的传递,税务部门很快对这些涉税信息进行了比对分析。

税收保障工作实施两年来,市级税务部门通过对土地、房产、医保刷卡、企业用电量等开展数据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对疑似漏征户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开展税务稽查检查,促进了纳税遵从,规范了相关行业税收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们开展了两期年纳税人股权变更数据分析,通过比对发现疑似漏征户户,涉及税款万元;对土地、房产基础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发现减免税收政策申报存在问题,涉及税款万元;对营业税进行专项治理分析,清收查补税款1.49亿元。”市地税局局长郝炜解释道。

以公开透明促进公平税负构建起综合治税科学治税新格局

修订完善税收管理办法、成立税收保障领导小组、加强考核奖惩、搭建涉税信息交换平台……这种税务机关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借力、纵向连接的合作互动的治税模式,税源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税收保障工作使各单位治税协税的意识不断增强。在涉税信息共享资源平台,记者看到市交通局传递了上千条信息。“传递涉税信息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为渭南经济发展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涉税信息平台的运行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我们将全面及时地提供全市车辆登记、年检、报废等信息,尽全力堵塞这个环节的税收漏洞,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市交通局负责税收保障工作的总会计师孙军说道。

“之前,脑子里就没有涉税信息这一概念,现在政府明确了税收保障职责,又有了渭南市信息交换平台,涉税信息都能通过平台上传,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及时准确地向税务部门提供涉税信息。”市住建局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访中对记者说。

税收保障工作不仅在机制上建立了综合治税新格局,而且规范了税收秩序,实现了税负公平,增强了纳税人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意识。“通过涉税信息分析应用,能有效解决税务部门涉税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税务部门对税源管理更全面、细致、准确,避免因涉税信息不对称造成税收流失、税负不公平等问题,规范税收秩序,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市国税局局长陈文正解释道。

渭南税收保障改革,以信息化的手段,以精细化的管理,不仅实现了公平税负、效能提升、方便群众的目的,更在改革的过程,打破了部门的分割式管理,让部门在合作中优化行政资源,在工作中形成管理合力,为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渭南改革年提供了生动的注脚,开启了渭南市依法治税、科学治税的新篇章。

赞赏

长按







































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白癜风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yy/68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