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青年网(图/文闵盼龙)4月4日,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医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世界自闭症日”为契机,以“守护心灵窗户点亮特殊世界”为主题,旨在为进一步提升特殊儿童社会实践及社会沟通能力,让医院就医流程,学习用眼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当天,民盟渭南市综合支部委员会主委裴常良及爱心盟员与渭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马婉秋一行医院,结合特教实际情况,医院市场部主任张楠提前部署、合理安排,为孩子们带去了开心、难忘的社会实践之旅。
在该院一楼,老师引导着孩子们有序排队,医院筛查小组人员耐心指导学生们进行视力筛查。并将分析、评价结果进行登记,对于视力异常的学生,及时给予矫正视力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并将及时反馈给学校。医务人员表示,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活动现场,裴常良及爱心盟员、马婉秋、张楠等当起了志愿者,为同学们穿上医生白大褂,并与同学们嘘寒问暖、亲切交谈。有的孩子有模有样的端坐在椅子上,学起了医生的模样。“此举是为了让孩子们消除‘白大褂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了筛查。另外,小朋友扮演小医生,可以贴近医生、体验医生的工作,这种角色扮演,可以满足同学们的其好奇心,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眼科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张楠说道。
视力筛查完后,医院五楼眼健康科普基地进行了参观。讲解员用轻松活泼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了眼睛的结构、什么是近视、怎样预防近视等问题。讲解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期间,讲解员还带领学生们体验与视力相关的科普、趣味实验,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记,真切感受眼健康的重要性。
据悉,该基地为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眼健康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眼健康科普工作站,也被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渭南市科普教育基地”。该眼健康科普基地主要是通过展馆的形式,利用生动有趣的互动空间和模型,引导青少年去发现眼睛的无穷奥秘,从而向青少年普及眼科知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养成健康科学用眼的好习惯。
活动之余,医院为同学们发放了爱心书包、牛奶和面包。爱心之举慰藉了特教学生的心灵,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情与关怀,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用爱呵护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医院的爱心捐赠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同学们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