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青麸杨RhuspotaniniiMaxim.或红麸杨RhuspunjabensisStew.var.sinica(Diels)Rehd.etWils.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含鞣质以没食子酸(C7H6O5)计,不得少于50.0%。
敲开,除去杂质。
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3~6g。外用适量。
置通风干燥处,防压。
02绵马贯众炭绵马贯众的炮制加工品。
取绵马贯众片,照炒炭法(通则)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6.0%。
苦、涩,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收涩止血。用于崩漏下血。
5~10g。
置通风干燥处。
03羌活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Tingex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franchetiiH.deBoiss.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釆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含羌活醇(C21H22O5)和异欧前胡素(C16H14O4)的总量不得少于0.40%。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3~10g。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04忍冬藤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茎枝。秋、冬二季采割,晒干。
含马钱苷(C17H26O10)不得少于0.10%。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
同药材,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9~30g。
置干燥处。
05牡蛎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gigas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本品含碳酸钙(CaCO3)不得少于94.0%。
牡蛎:洗净,干燥,碾碎。
煅牡蛎:取净牡蛎,照明煅法煅至酥脆。
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用于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胃痛吞酸。
9~30g,先煎。
置干燥处。
06天葵子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adozoides(DC.)Makino的干燥块根。夏初釆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甘、苦,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疬,蛇虫咬伤。
9~15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07红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洗净,蒸制后,干燥。
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25%,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0.20%。
润透,切薄片,干燥,用时粉碎或捣碎。
同药材,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22%,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0.18%。
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
3~9g,另煎兑服。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08葛花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和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干燥花。秋季花末完全开放时采摘。阴干。
甘、平。
解酒毒,清湿热。用于酒毒烦渴,湿热便血。
3~5g。
置干燥处。
09高良姜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釆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含高良姜素(C15H10O5)不得少于0.70%。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外表皮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可见环节和须根痕。切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外周色较淡,具多数散在的筋脉小点,中心圆形,约占1/3。气香,味辛辣。
辛,热。归脾、胃经。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3~6g。
置阴凉干燥处。
注:按照药典性状描述,具多数散在的筋脉小点,中心圆形,约占1/3。纵切片是否算性状不符?
鱼腥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釆割,除去杂质,晒干。
干鱼腥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0.0%。
鲜鱼腥草:除去杂质。
干鱼腥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干燥。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干鱼腥草置干燥处;
鲜鱼腥草置阴凉潮湿处。
注:市场某些干品或在非花期采收,或在果期采收,是否不符合药典干品的采收时间:花穗多时釆割?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