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渭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闫枫富平台:何仲编辑:姝含华阴台:黄建荣蒲城台:张帆陈帅编辑:秀芬玉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为了进一步营造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良好舆论氛围,我们将从今日起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我市聚焦脱贫攻坚,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通过产业帮扶、医疗帮扶等措施,让贫困群众日子越来越好,共享发展成果,共圆小康梦。这两年,临渭区官路镇新村村民杨伟一家三口实现了脱贫,日子越过越好。年被评为贫困户的杨伟,在镇政府和村干部的帮助,借助产业帮扶资金,搞起了西瓜和辣椒种植,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年,杨伟还购置了一台旋耕机进行农业生产服务,在帮助其他村民耕种土地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同期声)临渭区官路镇新村村民杨伟:“自从这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上及村上领导,就日常到我家里来,因为我当时生活比较困难,然后村领导就评我为低保户,然后给我争取娃上学的优惠,产业扶贫,然后小额贴息贷款,通过我去年一年的努力,我能收入三四万元,然后我就买了一个大棚王旋耕机,旋耕机一年也能给我带来不少的收入,我相信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加上国家的政策,我以后会把日子越过越好。”今年6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闫保红家住富平县留古镇吕兰村,因肠梗阻、肠扭转由急医院外科进行住院治疗,按照国家健康扶贫政策,医院在其入院治疗期间,为他开设绿色通道,并且“先诊疗,后付费”最大程度方便贫困群众就医,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同期声)富平县留古镇吕兰村村民闫保红:“国家政策好很,对贫困户照顾多,报销多,免费治疗,不用到处借钱,不用发愁了,对钱的问题不用发愁了,国家对这贫困户照顾很好,现在很方便,把报销后的那部分一交,就可以出院。”华阴市自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累计搬迁贫困人口户人,新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福惠家园和迪家社区两个社区。截止目前,所有搬迁户已全部实际入住,贫困群众实现了搬迁脱贫两不误,生活越来越好。(同期声)华阴市华山镇永定村群众杨花萍:“真的没有想到,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住上这么宽敞这么漂亮的楼房,(帮扶干部)给我在交警大队找了一份公益岗位,一个月块钱,这就能维持我的生活,然后我自己也想创业,我现在觉得我的生活幸福着呢。”在脱贫攻坚中,蒲城县坚持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在做好控辍保学,师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建立了师生结对帮扶制度,目前全县建档立卡的名学生实现帮扶全覆盖。同时蒲城县还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教育建设,推行快乐教学,让家庭贫困的孩子也享受到平等全面的教育。近年来,经过我市上下艰苦奋战、矢志努力,全市24.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除贫困、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退出、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由7.5%降为0.84%。今年我市还将完成2.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贫清零任务,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