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校旗校训经世致用,和而不同校歌《向创幸福的方向前进》词:渭华曲:李清乐白锐梁晶大家向创幸福的方向前进!渭水华岳的师生们,创业的步伐加快了,创业的脚步强劲了!治学为学子的成长路,勤学为家国的发展梦,践行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科学为指引,天天奋斗,天天快乐!努力,努力,大家向创幸福的方向前进!努力,努力,大家向创幸福的方向前进!前进!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始于年建立的赤水职业学校,经历了原渭南师范学院、渭南师范专科学校、渭南教育学院和渭南五七大学,到年更名的渭南师范学院。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中国国内外13所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截至年10月,学校有朝阳、西岳、汉马三个校区,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元,有10个二级学院及国际交流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教职工余人,在校生余人(含港澳台高校交换生和韩国、泰国等国留学生)院系简介莫斯科艺术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是渭南师范学院最大的二级学院,成立于年11月,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业教师人,其中博士15人,硕士人,聘请知名专家教授20人。学院下设音乐学部、美术学部、教育学部、传媒学部、俄罗斯语言文学学部等5个教学部,公共艺术教学部、教育教学管理部、研究生与学术交流部等3个管理机构,共有7个系,15个专业,名学生。莫斯科艺术学院具有艺术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授予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分有国际合作班和普通班,国际合作班采用国际化培养模式,30%为国际优质资源课程,采用中、俄双语教学,由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师进行授课,采取本科2+2和3+1模式,学生毕业后可获得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和渭南师范学院双学位;也可选择2.5+2.5或3+2模式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取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学院建有多个特色专业,开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8门,校级优质课程56门,开设多门双语课程和网络课程。建有西部大众音乐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西部民间音乐研究中心、中国钢琴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地方戏剧研究中心)、陕西大秦岭艺术研究中心、传媒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机构。艺术表演团体有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合唱团和大学生民族乐团。建有校地合作实训基地68个,写生基地12个,采风基地4个。“十二五”期间,学院共获得特色学科建设项目5项,省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本科质量工程27项,科研项目余项(厅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8项,大学生实体项目45项,发表论文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29部,获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9项,省部级奖项项,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77项。开设专业俄罗斯语言文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美术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人文学院学院现有教师7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4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6人。其中1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6人先后被评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13人分获学校“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等称号。聘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莫砺锋等19名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9项、教育部项目6项、文化部项目1项、省社科、省社科联、省教育厅、院级项目共余项,17人获得教育部、省政府、教育厅、省哲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出版学术著作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学院现有中文系、历史系、新闻传播系3个教学系及省级科研机构“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拥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42门。建有渭南电视台、山西省风陵渡中学等26个实习基地。近年来,先后有余名学生考取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年更是出现了“三个宿舍17人考研16人上线”的典型事迹,涌现出了“全国先进班集体级汉语言文学2班”、陕西省年度“十大感动人物”胡翔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全省同类专业平均水平。学院先后15次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单位”,多次被评为学校“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开设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广播电视学、人文教育、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等6个本科专业数理学院数理学院始创于年的渭南师范学院数学科和物理科,是学校最早设立的系科之一,后经不断发展壮大,于年10月由原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和原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通过专业整合组建而成。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和电气工程系,设置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科学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农业电气化等8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人(含外聘),其中,教授3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40人,高级工程师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多名教师获陕西省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校级教学能手、渭南市“百名科技人才”等荣誉,硕士以上学位占教师总数78%,教师中先后有10人次曾在美国、法国、日本、瑞典、新西兰等国家进修学习,8人参加过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实验设施齐全,平台质量高。学院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建筑面积6平方米,设有基础数学、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及电子电气等4个实验总室,34个实验分室,2个实训室,有各类实验设备余台套,总价值余万元。学院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数学学科、陕西省X射线检测与应用研究开发中心、渭南市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光学》和《电磁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代数学和物理学教学团队分别为省级教学团队,数学与计算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为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电气专业实践基地-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物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实验区。开设专业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化与自动化、科学教育、农业电气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年,是学校最具活力与创新能力的部门之一,在学生活动、文化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新意不断,成绩斐然。学院下属思想政治教育系、教育科学系和教育技术系三个系(部),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社会工作等5个本科专业。设立有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所、陕甘边根据地革命史研究中心3个科研机构和哲学研究会、心理学会两个学术团体。其中,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地为陕西省社科联设命名的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9人,博士4人,曾宪梓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有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特色学科,23门校级精品或优质课程。开设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教育科技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现有化学化工、材料科学、资源环境和生命科学四个教学系。设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理科学、生物科学7个本科专业;化学教育、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2个高职专业。设有陕西省多河流湿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军民两用材料重点实验室、复合材料工程中心、装备工程技术中心、药物分析工程中心5个科研机构。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余人。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37人。博士、在读博士25人,硕士26人。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共获得厅局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子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省教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目前在研项目经费达万元。获得厅局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7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0项。教师出版著作10余部,申请获得专利近10项。目前在复合材料研究、军民两用材料研究和湿地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复合材料研究及军民两用材料研究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湿地研究团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陕西省多河流湿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为该方向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平台。开设专业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数据缺失开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数据缺失开设专业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商学院商学院是集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为一体,有0余名在校生的二级学院。学院秉承“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的校训,以“服务于学生,贡献于社会”为宗旨,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学院下设经济系、财会系2个教学系;有经济学、经济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4个本科专业;有西部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3个省级、校市共建研究机构;建有财会模拟实验室、经济与统计实验室等2个实验室;与西部证券渭南营业部、西安用友分公司等10余家单位建有专业实习基地。商学院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39%,教师中有博士(含在读)5人,具有硕士学位30人。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改项目、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多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开设专业经济学、经济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外国语学院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目前由英语系、东方语言系、大学英语部、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日本语言文化和韩国语大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校包括英语、日语和韩语三个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技能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基础,在教学、翻译、管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文化知识的人才。在四年的本科生学习期间,英语系提供英语教学大纲、英语翻译程序和教学大纲。所有的三个课程都作为核心课程密集的英语阅读,广泛的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理解,写作,语法,语音和其他特殊的话题;日本系提供日本教育计划,翻译和社会和文化研究。它提供了核心课程密集的日语阅读、广泛的日语阅读、日语口语、日语听力理解、写作、语法、日本文学等专题;韩国系提供韩国教育计划、翻译和社会文化研究。它提供了核心课程密集的韩语阅读,广泛的韩语阅读,口头韩语,韩语听力理解,写作,语法,语言学和其他特殊的话题。这些部门都坚持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人数为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人,外籍教师8人,其中硕士15人,中英、美、日62人。英语语言文学是大学英语专业的重点学科,是陕西省教育厅检验的省级专业的重点建设学科。包括英美文学与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四个子分支的研究。有17个语言实验室,8个教学基地,学术研究和实习,以及一个参考图书馆,收录了多册,包括40多个外文期刊。开设专业英语、日语、朝鲜语、英语教育。体育学院体育学院属渭南师范学院十个二级学院之一,独立教学单位。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始于年建立的赤水职业学校体育教研组,年渭南师范学校体育教研组,年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年成立基础部,下设体育教研室。年招收体育大专班,年成立体育系(处级建制)。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原渭南教育学院合并升本,组建成立本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体育系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年,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被批准为正式专业,年获得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年为了学院的改革发展,体育系隶属于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年10月24日学校为了内涵发展,将体育系从教育公共管理学院独立出来成立体育学院。开设专业体育教育长按下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xw/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