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关店潮”
年11月30日,大洋百货营业结束后进行歇业调整,从此退出西安市场。这是年西安市第三家关店的大型商业中心,也是自年以来的第六家关店的大型百货商。
12月11日,王府井集团发布公告称,拟筹划收购开元商业%股权。这意味着,也许不久以后,西安人气最高的大型百货商场也许将改头换面。
▲钟楼开元商场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大型商店,小型商铺的店面生存现状也不尽如意。在我居住的南郊明德门一带,很多门面房是空的,贴着招租转让的告示,有些店面甚至歇业快一年了。去附近的商圈转下,华东服饰广场、华润万家、军人服务社等商场,客流较少。
是什么原因让“关店潮”来的这么凶猛?
原因有很多,比如供过于求,目前全西安的商业项目不过40个,据预测到年以前,还将有近60个商业项目(购物中心、百货占重头)集中上市;比如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冲击、人力成本上涨、宏观经济不景气等等,然而有一条却被大多数忽略,那就是人口增长的乏力。
相关数据显示:西安市的商品零售总额呈增长趋势,但增量和同比增速都在下降。
▲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局
难以察觉的人口危机
人口危机,简单地说就是人口的增长无法支撑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人口的危机的原因有三个: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人口净流入少。生育率低造成人口青黄不接,老龄化挤占劳动力,人口的迁入或者迁出直接影响本区域劳动人口数量。
1规划
城市规划及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口支撑。
西安市区的规划发展经历了单中心——双中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今年西安市修改了《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年)》,提出了构建“一城三副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一城是指中心城区,“三副”是阎良-高陵副中心片区、临潼-蓝田副中心片区及户县-周至副中心片区,“一区”为秦岭生态保护区。除此之外,西安市周边建有诸多的开发区,如“四区一港两基地”及西咸新区。
这些规划依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大西安等战略,承载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决定了西安市乃至陕西省今后发展方向。这些新城、副中心都对区域人口也提出了具体目标。
把西安市放在关中城市圈来看,年西安市人口万,咸阳市人口万,西咸新区人口万人(估算),根据规划,年西安市人口要达到万人、咸阳市人口要达到万人,西咸新区人口要达到万人,三者人口总差额为万人。
周边的宝鸡、渭南、延安等地级市也都制定了人口增加计划,人口缺口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这些规划的前提都是人口的增量,距离年还有5年时间,五年时间如何才能增加到万人?
2
现状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西安人口净增长和人口净流入数字,这个数字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城市人口的增量主要依靠人口的流动,从上图可以看出,西安市10年来人口净流入21.22万人,—年西安市人口增量为32.8万人。而同期西安周边的郑州、成都和重庆分别为.8万人、.8万人和.6万人。可以说西安的人口增量较之周边地区已经处于劣势。
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人超过10%或者65岁人口超过7%即可定义为进入老龄化。
据西安市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万,占总人口的15.53%,65岁人口达到10.50%。
而且,老年人口每年增长的速度是3%以上,预计0年达到峰值,届时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市65岁以上人口比重仅低于大连、沈阳、青岛和成都,居第五位,西安老龄化进程已比全国提前10年。
而受计划生育国策和成活成本、社会观念的变化,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偏低。从下图可以看出,西安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0.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西安市教育局,《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相关媒体报刊
3
影响
我最近很烦恼,我喜欢吃刀削面,可是常去的刀削面店做的面在劲道、口味上都不如以前了,问了老板才知道,现在削面已经换成机器人了。在南郊转了几家刀削面店,都是机器人在削面。
现在为了吃口正宗的刀削面,我得跑到凤城五路,而那边一碗二十多块钱哦。
除此之外,现在人工费用都在涨,搬家、保洁、安装……但凡是跟人力有关的活,费用都比较高,周边很多工厂招人困难。
有网友告诉我,每天晚上开往西安的高铁空车特别多,这一点我也有感受。国庆期间,我从青岛乘坐高铁回西安,基本上过了郑州东站之后,车厢里就变得空空荡荡的了,在车站观察其他车次,基本上都差不多。
近年来,西安的房价一直不温不火,在新一轮的上涨中,一直很稳,这从侧面印证了需求不足、人口流入少。
▲数据来源: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
从上图可以看到,西安市的就业总人口和农村就业人口在下降、城镇就业人口依然在增长,但增速在放缓。
如何应付人口危机
目前,国家已经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人口政策也望继续放宽,除了鼓励生育,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解决人口的流动问题。
1、加强高校毕业生本地落户。
西安市高校毕业生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拥有西安交大、西工大、电子科技大、陕师大等著名院校,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人。这是最有活力、消费能力最强、素质最高的人口。
来自陕西省教育厅的资料显示,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33.3万人,其中在西安市就业人数11.2万人,占陕西省全部毕业生人数的33.7%。
可以说,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扎根西安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应该加强高校毕业生的争取力度,通过岗位倾斜、简化落户手续、加大住房补贴等措施,让更多学生毕业后留在西安。(相关阅读:《西安户口咋就这么难办?一个陕西人落户西安的艰辛历程》、《三分钟能干什么?三分钟告诉你西安落户到底有多难》、《我们吐槽了西安户籍政策,收到了更多的吐槽》)
▲年11月7日上午,西安科技大学届毕业生双选会(综合类)在该校临潼校区体育馆举行,吸引了该校及其它高校万余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前来求职。
2、加强西安区域地位建设。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西安周边有郑州、重庆、成都等区域经济中心,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辐射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都不比西安差。因此,与周边省份争夺人口将是一场激烈的竞争。
而作为西北的区域中心,西安市具有据对的核心地位,我们务实之策应该是立足于西北五省,以关天经济开发区和西咸一体化为依托,吸引人口。
陕西省每年外出流动人口多万,我们应通过不断的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服务网络、增加西北地区和本省人口的流向,鼓励人口在西安及其周边发展。(相关阅读:《谁忽视了实业?西安与重庆合肥的对比分析》、《西安:莫再失去“一带一路”的机遇了》)
▲图片来自网络
3、加强区域集中。
据统计,截至年,陕西省共有常住人口为.91万人,西安市共有人口.56万人,西安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将近30%。
陕西省人口偏少的现状直接影响人口的集中和集聚。当前西安市已经形成一超局面,但是西安的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规模仍旧需要更多的人口支撑。
因此,适当鼓励人口的集聚,以支撑大西安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关天开发区、一带一路等政策,利用国际化大都市、关中城市群的政策,继续做大、做强西部龙头,形成西北地区绝对的核心吸引力,形成可以与成都、重庆、郑州抗衡的新的发展增长极,以此形成人口流动的洼地,形成人才人口流动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良好局面。
如果现在还不重视人口问题,或许等到某一天,我们身边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都会慢慢消失,整座城市全靠网购,那么我们的经济还怎么发展?那还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作者:渭河柳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