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政协渭南市四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召开。市政协主席张建华出席并讲话。
会议讨论通过了政协渭南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协渭南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召开政协渭南市五届一次会议的决定及大会议程(草案)、日程(草案);政协渭南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人、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人建议名单;大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建议名单。协商决定了政协渭南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会议还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 张建华表示,四届政协任期的6年里,市政协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大力支持政协协商议政的重大活动。市政协紧扣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突出促进发展、 市政协副主席贺韧主持会议。副主席王民庆、徐月凤、张志强、杨文斌参加。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上2月3日,市政协机关干部组成三个慰问小组,分别到临渭区阳郭镇三官庙村、临渭区杜桥街道朝阳西路社区、华州区华州街道西关村,慰问生活困难群众。
为了确保生活困难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温暖的春节,市政协机关在当前五届一次全委会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际,统筹安排节前各项工作,提前摸清三官庙村、朝阳西路社区、西关村困难群众底数,抽调机关部分干部组成三个慰问小组,深入20户生活较为困难群众家中,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详细了解家庭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奋发图强、克服困难。建诤言献良策作贡献—驻渭省政协委员参加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侧记
1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西安开幕,陕西进入“两会时间”。 今年的陕西“两会”意义重大,既是一年一度的例会,又是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肩负秦东大地各界人士的殷殷重托,1月23日至28日,24名驻渭省政协委员汇聚陕西大会堂,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努力为渭南发展鼓与呼。 这些驻渭省政协委员都是各界别的代表人士、各自岗位上的领军人物,视野开阔,参政议政能力强,始终关心、支持渭南的发展,是市政协履行职能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把这次大会作为传递渭南改革发展声音和民情民意的大平台,将渭南声音传递到大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审议各项报告,主动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 连日来,围绕发展大局和民生热点,驻渭省政协委员不负众望,在8次大会讨论中,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建议多条;提交涉及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提案20多份,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较好地发挥了委员的作用。这些意见建议和提案,都是在充分调研和听取渭南民众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渭南实际,代表渭南百姓心声,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社区建设、农业灌溉、路边停车收费、交通项目建设、工业发展等等。 委员们认为,陕西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简务实,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符合中央精神和陕西实际,值得渭南学习借鉴。 大会期间,驻渭省政协委员自觉遵守会议的各项制度,按时参加会议和会议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一人请假、迟到,树立了渭南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驻渭省政协委员提交20份提案涉及渭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农业灌溉等
截至1月26日,参加陕西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驻渭省政协委员提交了20份提案,涵盖渭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省政协委员、市工商联主席张开提交了《关于加大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建议》的提案。他说,受历史原因等影响,渭南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建议省上在社区项目及其资金上加大对渭南的倾斜,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让渭南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渭南正在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省政协委员、医院院长穆选生对此比较 除此之外,市民呼声强烈的农业灌溉、路边停车收费、交通项目建设、工业发展等问题,提案中都有涉及,且有具体建议。驻渭省政协委员热议省政府工作报告1月25日,围绕省长娄勤俭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驻渭省政协委员热烈讨论,积极建言。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统战部长樊存弟参加了中共组的讨论。他认为,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年工作安排细致实在,站位高,前瞻性强,措施得力,符合我省实际。他说,渭南作为农业大市、陕西东大门,建议省上在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深入研究渭南优势及发展措施,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同时,建议省上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妥善解决好在务工收入降低、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和滞销冲击下,农民持续增收问题。 驻渭省政协委员张海贵、高洁、贺韧、徐月凤、杨文斌等认为,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建议省上进一步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实施精准扶贫,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