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澄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全县辖10镇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
澄城历史文化悠久。史载夏商属雍,春秋属晋,秦始设北徵邑,汉置徵县,北魏太平年间始建澄城郡,县名沿袭至今,已有年的建县史。它是黄河、洛河流域的明珠之一。澄城这一块土地上,很早就有先民在此繁衍流播。秦汉的宫殿遗址、隋唐的精进寺塔、明代乐楼等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闪耀着古代文明的光辉。驰誉中国水利史的战国时“龙首坝”工程经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等先贤改造后至今仍惠泽着澄城、大荔的无数民众。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澄城有全省最大的现代化县级博物馆,馆内矗立的众多拴马桩石雕被美术理论家誉为“庄户人家的华表”、“地上兵马俑”。
澄城交通区位优越。京昆高速、国道、西侯、西包、西延铁路穿境而过,国道和省线、线交汇。辖区资源富集。煤炭、铝矾土、硫铁矿、石灰石、高岭土、奥灰岩矿泉水等储量大、品级高。煤炭储量40亿吨,在全国重点产煤县一枝独秀。
澄城工业实力彰显。改革开放后建起了卷烟、煤电铝、煤焦镁、光伏产业和涉农加工六大工业集群。农业产业化园区是陕西省唯一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工农两大园区同时跻身陕西省“”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产业园区之列。
澄城农业特色鲜明。苹果、生猪、经济林、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在全省走出了一条“果畜结合、板块推进、循环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新路径。全县苹果面积42万亩,年产量35万吨,是陕西省果业强县,全国苹果生产30强县。生猪存出栏达到75.3万头和万头,是省上百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县之一,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澄城发展思路清晰。长远目标定位务实且富有前瞻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幸福澄城目标,突出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主题,加快实施”一城两翼三带四区”开发战略,积极构建“三基地一中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良好局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