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朋友圈里可谓热闹非凡
不是在旅游的路上
就是在结婚现场
所以渭南乡党们
你们的钱包被掏空了吗?
▼
还记得前几天看过
那个像段子一样的真事儿吗?
国庆节当天,山东滕州一个酒店的大堂
1场婚宴在同一个酒店举行!
图据网友“拖着蜗牛散步”
刘府婚宴、张府婚宴、李府婚宴…
新人和客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还真得仔细找一找
有网友表示
▼
坐错了酒席还不可怕
可别随错了红包啊!
国庆长假向来是举办婚礼的高峰期
今年国庆恰逢中秋,难得8天长假
朋友圈里,除了晒各地旅行见闻
还有很多网友在晒婚礼…
大家统计了各地参加婚礼送上的红包
发现差异还是很大的
一份各地婚礼红包水平数据图出炉
虽然数据仅供参考
但确实也代表了各地普遍的价位
▼
调查显示,华东、华北地区红包规格普遍高,浙江和上海红包平均达到元,江苏、北京、山东等地区也高达元,陕西、宁夏、河南等地处于中等水平。广东、云南红包最小,元左右即可。
有媒体采访了多个省份的小伙伴:
浙江杭州赵小姐,5岁,未婚。她说,在杭州,一般朋友之间结婚,红包都是起步,不能再少了。关系好点的,还要再往上加。元、1元、元都有。“现在元的红包正常。毕竟现在婚宴也不便宜,稍微像样点的婚宴就要五六千元一桌吧。
山东泰安的王小姐,5岁,她说:“在我们山东,朋友之间结婚一般随礼在元到元左右。关系特别好的,送上元。不算特别好的,就送上元吧。关系很普通的,就随元钱的礼,这种我就不去参加婚宴了。我身边很多90后,一般只叫要好的朋友参加婚礼,不会亲戚朋友全部都拉上。这两天我也听我爸妈说,单位给他们发通知了,结婚随的礼每人不能超过00元。”
黑龙江的孙小姐,在北京某高校读研,6岁。孙小姐说,在家乡,年轻人结婚一般都是随元钱的婚礼红包,也有人送50元红包的,讨个彩头。
湖南陆先生,5岁,未婚。他说:“我们这里,结婚送红包一般是元起步。要好一点的,再往上加一点,元算是比较大方了。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员工结婚,我们送上了元的红包。8个人一桌,8碗菜。”
山西余小姐说,5岁,未婚。她说,在山西,年轻人中参加婚礼的红包一般元起步,关系好点的,可能会加一点,加到元。
湖北人小吴,今年6岁,已婚。他说,在湖北,同学老乡亲戚结婚一般都是元起步,关系特好的是给元。“今年,我已经收到5次结婚请帖了,也算是家里的一笔开销吧。不过,我们这里也有人结婚不办酒席的,就那样住在一起过日子了,这样大家都清爽。”
福建来先生今年30岁,已婚。他说结婚红包,福建各地也不一样,而且要看关系亲疏,也要看对方之前送了你多少红包。“我在厦门,关系普通点的同事,一般都要元。同学之间,一般都是元起。再往上就很难说了。”
云南昆明的叶先生说,云南小年轻结婚,关系一般的,或者普通同事同学之类,婚礼红包一般在元到00元之间。当然,关系好了那就很难说了,元也是很正常的。
广东潮州的李小姐前段时间刚刚举办过婚礼,她说,广东人包结婚红包,确实没有江浙一带来得大。“一般同事之间,00元左右。同学之间,元到元吧。在我们家乡潮州,比广州稍微再多一点,婚礼红包一般都要带8字结尾。手头不宽裕的,包元,再往上是元,元,关系亲密,那是另算了。像我老公寝室的同学,统一都包了元。”
在广东有朋友的吴先生说,广东的红包确实小,过年长辈给小孩送红包,也是10元钱左右,还都是零钱。
“红色炸弹”的话题
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说起婚礼红包,杭州的王先生有些感慨。
“老家的女同学,结婚都比较早。当时接连不断收到红色炸弹,当时我刚工作,囊中羞涩,真有点压力。后来有两个挺要好的女同学结婚,我因为工作忙没有去,也没有给红包,后来与这两位同学慢慢断了联系。现在想起来也是一件很让人感慨的事。”
王先生为人比较爽快,之前同学或者朋友来邀请参加婚礼时,都会赶去参加婚礼,实在不能到的,也要送上红包和祝福。前段时间王先生在西湖边的一家酒店举办婚礼,没想到之前自己去参加婚礼的几个同学,都推托自己忙,没有时间来参加婚礼了,而且也没有送上礼金。
“说实话,这确实让人有些失望。我的老婆也碰上了这种情况,几年前老家有同学结婚,我们都是打飞的去参加婚礼。这次轮到我结婚了,老婆那些闺蜜都没有来,只是原封不动地送个红包来。婚礼来不来有时候真是考验交情,这样经历过,以后可能慢慢就要淡下来了。”
李小姐说,“好朋友结婚,送上红包很正常,最尴尬的是多年不联系的同学或者老同事,突然打电话或发来,说自己要结婚了,这个时候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渭南的份子钱
关系一般的——00~
关系要好的——~
渭南各地的份子钱也有差异
从古到今,份子钱都令人费心
清末民初,大家重视的不只是份子钱
为了体现身份,更讲究送份子钱的礼节
老舍先生的小说《正红旗下》
就描述过母亲为了凑份子钱
发愁作难的情景
▼
这些婚丧大典既是那么重要,亲友家办事而我们缺礼,便是大逆不道。母亲没法把送礼这笔支出打在预算中,谁知道谁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生呢?不幸而赶上一个月里发生好几件红白事,母亲的财政表格上便有了赤字。
她不能为减少赤字,而不给姑姑老姨儿们去拜寿,不给胯骨上的亲戚吊丧或贺喜。不去给亲友们行礼等于自绝于亲友,没脸再活下去,死了也欠光荣。而且,礼到人不到还不行啊。这就须于送礼而外,还得整理鞋袜,添换头绳与绢花,甚至得作非作不可的新衣裳。这又是一笔钱。
再说,见了晚一辈或两辈的孙子们,不得给二百钱吗?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共和国建立初期
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流行送份子钱
而是送脸盆、毛巾等
上世纪60、70年代
份子钱一般是5-10元
当时工人的月薪是35-45元
80年代
随0元、50元的都有
90年代
人均月薪有个小飞跃
份子钱也从几十元增加到上百元
即使这样
也有只随50块钱的人
只能说是“能者多随”
年之后
刚开始几年
元的份子钱属于正常水平
最近两三年
00元的红包也算薄的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
相约不收份子钱
新人准备一个简单小聚会
只请亲近的人
见证一下自己的幸福~
除了对钱包的心疼
更有一种心疼是对自己
杭州马姑娘说,闺蜜今年3岁了,还没结婚。这个长假闺蜜说自己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作为一个老人家,我收到了办公室里3岁小妹妹发来的红色炸弹!一直炸到我心头滴血,到现在还在痛心……”
有人总结道:最心塞的
其实还不是随红包,而是
▼
还没有另一半
回款遥遥无期
……
你平常随礼随多少?
在留言区告诉小编吧!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整理:张焕萍
底部广告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