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在年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先进制造行业初创组三等奖
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在年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先进制造行业初创组三等奖,陕西北人凹版印刷机产品荣获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火炬公司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成功获批......
一项项高新技术成果的育成与落地转化,得益于渭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渭南高新区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了在科技创新方面蕴藏的巨大能量持续集聚和释放,全区处处涌动着勃勃的创新动能。企业RD经费共投入6.4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由年的0.14%达到年的1.71%。截止目前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家,占全市的44%;经认定市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占全市的30%;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达到28家。
政策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现活力“成功了!成功了!调试成功了!”随着无菌包卫星式柔版印刷压痕打孔机的一次性调试成功,陕西北人公司柔印设备事业部设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李转民和同事们激动地欢呼起来。这是陕西北人第三次顺利完成主持研发的第三个柔印机系列产品,也是目前国内生产的、唯一实际运行在每分钟米、高速印刷的卫星式无菌包柔版印刷压痕打孔机,今天一次性调试成功,就可以顺利交付山东碧海的用户使用。像陕西北人这样勇攀技术高峰,为全区科技发展奉献的企业在高新区比比皆是,这一切都源于高新区一贯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五年来,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坚定不移把科技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坚持把创新创业、科技孵化等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兴区的重要载体,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高,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幅措施有力、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壮阔铺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落地生根。
目前,中联重科正积极研发智能模块化挖掘机;陕西北人加快绿色印刷和智能印刷工厂关键技术研发,凹版印刷机产品荣获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已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火炬公司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成功获批;沃泰科技建成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神州德信公司FACT系列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已获得中国SFDA认证及美国FDA认证,其研发的气道壁识别方法和肺裂CT图像识别方法填补国际空白。
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成功获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广搭平台全方位精准服务创新创业在新一轮经济增长面前,唯创新者强。渭南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按照“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发展模式,搭建了以国家级众创空间—渭南市创新创业中心为核心,以陕西省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容厦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渭南高新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产业园为支撑的“一核四支撑”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牵头组建了渭南驻西高新科技工作站,并在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异地孵化器,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反向科技特派员派驻及异地孵化,紧密对接省内优势科技资源,积极承接西安人才流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协同创新,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渭南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圈,引进国家级西交大“创客汇”品牌,渭南创新创业中心年实现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认定三连跳,累计孵化项目个。高新区先后承办了“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会”、渭南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国家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陕西省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组复赛,举办了增材制造与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化推进会、“字出仓颉”丝绸之路国际创客马拉松大赛。全区众创孵化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余家。健全投融资保障体系,建成国内第一支3D打印创投基金,首期规模2.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0个1.37亿元。
“字出仓颉”丝绸之路青年国际创客马拉松大赛在高新区启动
集聚资源科技园区成转型发展新高地喜讯传来!9月26日,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在年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先进制造行业初创组三等奖,这一喜讯让人为之振奋。陕西智拓所在的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产业园正是渭南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产业链而打造的3D产业创新孵化园。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进一步明确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依托渭南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渭南新能源产业及示范应用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筹备建设国家级动力电池检验检测中心、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技术中心。从无到有建成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加快3D打印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累计入驻企业59家,承担中省市科技项目12个,增材制造扩散焊、领智三维扫描、安泰金属粉末等10余个产业化项目投产运营,年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较上年翻一番。
十八大以来,渭南高新区深入宣传落实中省市科技政策办法,以无偿资助、股权投入、后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加大自身科技研发力度,实施科技计划个,累计争取各类科技专项资金万元。十八大以来,全区累计申请专利件、授权专利件、技术合同成果交易登记额实现74.6万元。陕西北人获得年全省科技成果二等奖,陕西增材制造研究院等5家企业荣获渭南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引育并重全力打造青年科技军团渭南高新区围绕区内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制定出台了《渭南高新区青年科技军团评选管理办法》,力争在5年内引进和培养一支年龄在35周岁左右专于研究、善于探索、敢于突破、带动创新作用强,拥有丰硕成果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并鼓励用人单位选派青年科技军团人才到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推荐青年科技军团人才主持参与中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或中省市重大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实施与管理;鼓励用人单位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区开展“传帮带”活动。同时根据培养时间给予用人单位按每人—元标准予以补助。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到高新区创办高科技企业,优先进入双创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并优先享受高新区创业投资、土地使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政策,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过去五年渭南高新区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面对新阶段新要求,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不断加快“三次创业”和建设西部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科技创新这一不断完善的“点火器”,必将发动创新的强大引擎,牵引高新区这艘巨轮向着创新型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不断前行。(周微娟)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南京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