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教育学会
渭教会[]6号
渭南市教育学会
年“问需问计”大调研活动情况通报
各县市区教育学会(分会)、各会员单位学校:
为了摸清各会员学校(幼儿园)在学校治理、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方面普遍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制定出教育学会精准服务方案,充分发挥学会人才储备多,信息量大,机制灵活等优势,为会员学校提供精准优质服务,渭南市教育学会于年月27至4月20日历时近一个月时间,先后深入我市12个县市区,两所直属学校等基层会员学校开展“问需问计”大调研活动,现就活动的具体情况简要通报如下。
一、深入调研、广泛宣传,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本次调研活动是第四届教育学会换届成立以来,为了响应李强总理“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都是办法”大兴基层调研之风的号召,坚持调研开局,问计引路,打开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这次调研活动在会长任兆文同志亲自带领下,学会班子成员积极参与下,共深入12个县市区及市值学校,参与的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大约多个,召开座谈会40余场,走访会员学校60多所,发展新会员学校10个,为18个会员学校颁发了会员证书(其中常务理事学校55个,理事学校11个,会员学校7个),特访非会员学校个,收集“问需问计”调研表10多份。
调研面覆盖了所有会员单位。调研工作所到之处,各县市区领导普遍高度重视,会员单位和基层学校积极配合,热情欢迎和大力支持,影响非常良好,收到了预期效果。为了宣传好学会调研动态,扩大社会影响,学会还特别制作了宣传简报活动剪影十期,分别为:渭南市第四届教育学会年调研活动临渭区“问需问计”之一,高新区、市值学校“问需问计”之二,华州区“问需问计”之三,华阴市、潼关县“问需问计”之四,澄城县“问需问计”之五,白水县“问需问计”之六,蒲城县“问需问计”之七,大荔县“问需问计”之八,合阳县“问需问计”之九,富平县“问需问计”之十。整个活动在会员学校乃至广大学校都形成了强烈反响,消除了个别学校对学会的误解和错误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学会工作助力基层学校重要性,为学会今后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问需于校、问计于师,找准服务目标和方向这次大调研活动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调研形式。有的县区我们采取深入会员学校,近距离、接地气的与会员学校领导、教师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在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学生教育、学生心理疏导、等诸多领域和方面都有哪些困或、那些疑难、那些需要学会帮助解决问题和服务的方面。有的县市区我们采取集中召开会员学校大会的形式。调研组每到一个县市区,首先由任兆文会长主持,说明来意和四项议题。任会长言简意赅,语言亲切,一开口就拉近了学会与基层学校的距离,瞬间和大家融为一体。他告诉大家,我们这次调研第一项议题,代表新换届的第四届学会班子成员看望和慰问我们会员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他亲切而富有感情地讲,“我们的会员单位,我们不看望谁来看望,我们不关心谁来关心。”了了数语,使与会学校很受感动。
第二项议题,了解会员学校的生存状况、教育生态和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近距离、面对面和会员学校交换意见,更多掌握会员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治理,课程建设,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发展、职业的价值取向,学生在纪律学习、快乐生活、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都有哪些需要提供的服务以及解决的问题。学会的职能是:广聚人才,搭建平台,架梯铺路。通过这次调研,学会可以团结汇聚本市区内教育系统优秀人才、优秀教师群体,组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各学科专业委员会,建立我们的优秀人才库,组织县域间、校际间开展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走出去,请进来,聘请省内外、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为我们作专题报告,线上线下辅导。针对学校个性问题,请进学校专题答疑解惑。学会的宗旨就是: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助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三项议题就是为所有会员学校颁发会员证书,郑重其事地接纳每个会员学校,并由会长颁证合影,保存永久档案,使授颁会员学校感到莫大地鼓舞、荣幸和自豪,同时也增强了会员学校对学会的信任和信心。
第四项议题,发放“问需问计”调研表。这次调研共发放调研表18份,收回1份,收回率达到96%。通过统计,涉及学校管理、学校治理、学校建设共41条;要求聘请专家作课题、论文写作培训,开展课题研究、名师课堂观摩,县域间、校际间课堂交流活动、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成长条;家校共建,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条;高中新教材培训、新高考如何应对18条;学校双减难题如何破解21条;要求组织学校管理人员、优秀教师走出去学习考察,增加见识、开阔视野,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己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2条;对学会的意见建议(包括幼儿园、民办学校等)2条。所提问题绝大部分都具有现实性,建设性,为我们学会今后工作提供了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目标性。
三、各方协作、深度融合,形成学会、高校、会员学校发展命运共同体广开思路,未雨绸缪。为了充实学会力量,扩大学会影响,第四届学会换届前,学会除了邀请市教研所两位副所长、尚德中学校长、渭南小学校长担任副会长外,还特邀住渭三所高校加入学会,三、所高校也正好有这方面需求,并予以大力支持,分别选派本院校副院长或副书记兼任学会副会长。本次调研各副会长不仅积极参与,结合本人所负责学段或学科积极指导会员学校工作,有的还结合本院校实际,将有关学科、有关专业、有关项目推介给会员学校,使学会、高校、会员学校形成学术交流、教学评价、项目合作的发展共同体。
在大荔县调研时,陕铁院副院长兼学会副会长张学钢院长热情洋溢地就他们学校基本情况、所开设的专业,可以与会员学校开展的合作,给不能上本科院校学生所能提供的服务作了详细介绍,深受会员学校的欢迎。在合阳县调研时,参加调研的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李西彩院长,就她们院系所开设的三个系列五个专业,向会员学校作了仔细宣传,特别是学生心理教育,如果有需求,本院愿予以无代价地大力帮助和免费辅导。在富平县调研时,一同赴富平调研的副会长,渭南职业技术学校王录军副书记,就他们学校可以与富平支柱产业奶山羊、特产柿饼在专业人才,中西药技术人才,幼儿园优秀教师培养,开展的合作向会员学校作了推介,愿意与富平共建实习基地,线上线下无代价授课,为富平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作一些贡献。通过学会平台,住渭三所高校与学会、会员学校密切协作,深度融合,互惠互利,形成命运共同体,收到了多赢的效果。
四、寻找问题、精准定位,促进学会工作健康发展。(一)、经过调研,反思学会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会坐标定位有待调准,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由于疫情影响,学会换届迟迟不能举行,学会很多设想无法实施,工作难以开展,只能线上活动,加之宣传不到位,导致会员学校对学会产生一些意见和误解。
.学会开展活动评比的课题、课件、优秀作品不被有关方面认可,评职选先不被参考,大大挫伤了学校教师参加学会活动的积极性。
4.某种原因,有的县市区学会被取消,机构不够健全,学会对下工作很难一步到位。
5.学会工作人员知识水平有限,适应新形势能力有待不断学习和提高。
(二)、正视问题与困难,转变思路,寻求突破
1.经过这次调研反思,矫正了学会坐标,准确定位。学会不仅是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学会还是会员学校的“娘家”,会员学校有什么困难、困惑和问题都可以求助,有什么意见、无奈和苦衷都可以诉说。学会可以发挥学会优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可能地为会员学校牵线搭桥,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学校发展与学会发展扭结成命运共同体。
2.新的学会成立后,重新绘制学会发展蓝图。
(1)、这次深入会员单位学校“问需问计”调研,只是学会工作的开场戏,才刚刚拉开序幕,后面,我们将汇总“问需问计”表中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学会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常态化到学校指导工作。
(2)尽快摸底掌握会员学校各学段、各学科优秀领军人才,成立各学段、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汇聚我市优秀教师群体力量,发挥内循环优势,开展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研究,新高考、新中考改革研究,以优质课、示范课同课异构展示、课题研究、校本研修等为切入点,立足本地、立足现实,搭建我市教育教学研究平台,为提高我市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发挥学会特有的作用。
()聘请省内外教育名人、专家,学者为会员学校作指导,为我市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准备。
(4)组织会员学校领导教师出外考察学习先进教育成果,引进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努力促进本市会员学校管理水平,教师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5)经常深入会员学校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调研,共同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课题,协同攻关,扎实推动我市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积极争取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及直属单位和省教育学会在政策、项目合作、第三方服务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与有关教育机构密切合作,争取对学会开展的课题评比、课件评选、教刊发表的文章在教师个人评职选先时予以确认,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会员参与学会活动的积极性。
4.和有关系县市民政局、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完善基层学会组织,健全基层学会机构,确保学会工作渠道畅通。
5.加强学会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政策水平学习、努力提高学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学会工作高水平、高质量服务会员单位和会员学校,为振兴渭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火的贡献。
渭南市教育学会
抄报:渭南市民政局,渭南市教育局,
抄送:会长,各副会长。
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