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在陕西省的位置
泾阳之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由来就是位于泾河以北。战国晚期,设立了泾阳县。汉惠帝四年(前年),改为池阳县。前秦皇始二年(年),析池阳县地复置泾阳县。后,泾阳县建制又经历了几次变化,元至元三年(年),从高陵县复置泾阳县。—01—
大地原点在泾阳县永乐镇的北流村,是中国大地原点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自己的大地原点,也没有自己的大地坐标系,只能引用前苏联的大地原点建立起了年北京坐标系。但由于前苏联的大地原点距离遥远,而且与中国的地形地貌差别较大,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误差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年,提出了建立中国自己的大地原点的想法。经过近一年的筛选和现场考察,大地原点最终选址在泾阳县。年,大地原点建成投入使用,中国也以此建立了国家大地坐标系。令人惊叹的是,在多年前的西汉,当时确定的建筑基线与大地原点相差只有约60米的距离,可以说是历史上的惊人巧合,也可以说是当时已经有了非常高的科学水平。大地原点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标石,这块标识在大理石基座上,是由红色玛瑙石制成,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几个金字,在标石的最中央,刻有一个“十”字,“十”字一横一竖的交叉点就是大地原点。如今,大地原点已建成40多年,其依然在中国的方方面面起到基准的作用。—02—
郑国渠首在关中地区,虽然有着泾河、渭河等主要河流,但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仍需要源源不断的水源,于是人们就开凿了很多的引水渠。其中,郑国渠引泾河水入北洛河,开了引泾灌溉的先河。关于郑国渠的由来,还有个颇有意思的故事。战国末期的秦王政元年(前年),韩国非常害怕秦国会吞并自己,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派一个叫郑国的水工去秦国献计修渠,表面上是帮助秦国发展农业,实则是要耗费秦国财力。秦王政欣然接受了这一计策。但是没过多久,韩国的阴谋败露,秦王政勃然大怒,要杀了郑国。郑国就说:“当初我确实是作为间谍来到秦国的,但是,水渠一旦修成,对于秦国是有极大的好处。这样一来,我虽然为韩国延续了几年的时间,但却为秦国奠定了立下万世之功的基础啊。”秦王政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让郑国继续修渠。十年之后,水渠修成,人称郑国渠。郑国渠的修成,使得关中平原的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使得秦国国力大大增强。后来,秦国统一了六国,秦王政也就成为了秦始皇。所以,这条郑国渠是一个叫郑国的韩国人去秦国修建的水渠。郑国渠从泾阳县王桥乡北仲山西麓的瓠口引泾河水,流了公里后,汇入北洛河。因此,在这个郑国渠首,还存有水渠古道、拦河坝等遗迹。郑国渠之后,这一带又修建了汉白公渠、唐三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通济渠、清龙洞渠、民国泾惠渠等,堪称是一座天然的水利博物馆。—03—
崇文砖塔崇文塔位于泾阳崇文镇的泾河北岸,是一座13层的八角形砖塔,总高约8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从崇文塔的名字就可以大概猜出,建造崇文塔应与崇尚文治有关。在唐中期,文学家李朝威创作了一部传奇,叫做《柳毅传》,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泾阳。到了唐末,人们为了纪念李朝威,就修建了这座崇文塔。明嘉靖三十四年(年),在今渭南市华州区一带发生了华州大地震,崇文塔被毁。到了万历十九年(年),在时任尚书的泾阳人李世达的倡议和主持下,重新修建这座塔。相传当时李世达觉得家乡文风不盛,于是就请风水先生看下问题出在哪里。风水先生来到泾阳一看,说泾阳的西北有一座笔架山,但只有笔架、却没有笔,所以文风不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笔架山的对面,也就是泾阳的东南方建造一座塔,这样的话,笔与笔架都有了,自然就会人才辈出了。这座塔一共修建了十几年,直到万历三十六年(年)才竣工,仍然以崇文塔为名。只可惜,李世达在塔竣工之前就已去世,没有看到这座塔建成后的样子。说来也怪,崇文塔建成后,泾阳确实出了很多的文化名人,如清朝咸丰、同治二帝的老师张芾,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等等。莫非真是被风水先生给算准了。—04—
汉唐皇陵泾阳就在西安以北约30公里的地方,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自然在周边留下了很多的皇家陵寝,其中就有几座在泾阳。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和皇后王氏的陵园。前元四年(前年),汉景帝开始修建这座陵墓。后元三年(前年),汉景帝驾崩,葬于阳陵。但阳陵的修建工程直到元朔三年(前年)王皇后入葬后才结束,历时28年。汉阳陵的发掘对于研究西汉的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等都有重大意义。唐崇陵是唐德宗李适的陵墓,位于嵯峨山南麓。整座陵园方圆20公里,石刻基本保存完整。唐贞陵是唐宣宗李忱的陵墓,位于泾阳白王乡的崔黄村。大中十三年(年),唐宣宗因为服下长生药中毒而死,葬于贞陵。贞陵现存华表、石马、石狮等石刻,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历代帝王都想着长生不老,却没想到还会被长生不老药给毒死。他们也想着为自己建造最豪华的陵墓,好在死后仍然享受着帝王的一切。但千百年之后,或许有的陵墓永远都消失在了历史中。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中国哪个地方最中心?▼兴安:华南之巅,灵渠的修建让秦始皇快速统一了岭南喜欢的话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