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地标,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土民情,渭南作为陕西的东大门,当然也不例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还在上学,周末总有许多外地的同学让我这个“老渭南”陪着逛街,我先向他们介绍渭南的风土人情和特色小吃,然后不加思索地带上她们直达街心花园,一路向西逛遍东风大街。
那时候要说美食,第一站一定是街心花园的粽子,蜂窝煤炉子上架着一口大锅,热水里塞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踮着脚站在围了几层的人群后,把钱举得老高,好不容挤到跟前要一个最爱的豆沙粽子。老板从锅里挑出一个系着红绳的粽子,麻利地解开后用一块薄木板轻轻一拨,粽子就滑到盘子里,再在粽子上压几下,红红的豆沙就从白米中露出来,舀几勺配好的蜂蜜,让蜂蜜和豆沙融合,端到手里时,凳子早没有了,赶紧站在旁边,端起盘子美美地吃起来,满嘴都是甜和蜜。
粽子香甜,但不能多吃,还要留下肚子吃别的。到了商业大厦,楼下支着一排排摊子,桌子和长条凳上钉着油布,喊一声:“老板,辣子羊血、炒凉粉各一碗!”老板用刀子把羊血切成薄片,趁大瓷锅里的水沸腾时轻轻倒下去,静等一两分钟,羊血便漂在水面上,轻轻捞出锅。这时最重要的一味调料该上场了,将蒜蓉放入碗中,盖上红红的辣子面,煎油朝上一泼,倒入白醋,只听到醋和油在碗里吱吱作响,一碗辣子蒜羊血就好了。
“再要一碗炒凉粉!”老板忙将凉粉切成块状,在平底炒锅里倒上油,油热后,捏一把蒜苗入锅,再把凉粉倒进去,文火不停翻炒至整个凉粉热气腾腾时,放入调料后就可以出锅了。这时还不能心急,因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凉粉也一样,只能用筷子夹着一点一点慢慢吃。
从各个商场门口走过,棉花糖在风中把甜丝刮在脸上,孜然和面筋在烤炉上自由恋爱,焦黄的炸鸡柳香味四溢,草莓、橘子、山楂味的糖葫芦隔着玻璃享受着冬日的暖阳,奶油爆米花、油炸小土豆、炒板栗,还有臭豆腐的各种香气氤氲在街道的上空。
不知不觉走到邮电大楼下,赶紧来几串烤鱿鱼,成串的鱿鱼在师傅的手中不停翻转,用刷子蘸上调味酱,刷在每一片鱿鱼上,辣子粉、孜然粉、盐瓶、调味瓶齐上,关上火,一串串发到顾客手中。我蹲在地上吃鱿鱼,生怕各种调料沾到刚穿的羽绒服上,拨开刘海抬头看这座城市的时光地标——邮电大楼顶上曾经还会定点报时的钟,不知是没有电还是其他原因,它已经变得无语了。时钟低头看着我,任光阴随耳边的冬风无声地变迁……
如今,体育中心、博物馆、万达广场、信达广场、医院等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渭南高铁、高速立交等现代化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华灯下的朝阳公园、沋河公园、渭河生态园等人居休闲场所夜色醉人。一个崭新的渭南形象已经走出陕西,面向全国。
现在的渭南,一些集购物和美食于一身的大型商场已经代替了东风大街昔日的辉煌,虽然东风大街的小吃没有富平和仙坊的美食吃得那么有情调,没有咸阳袁家村的美食街的熙熙攘攘,没有西安回民街美食的声名远扬,可它却彰显了渭南人质朴厚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承载着渭南人的梦想和对这片热土的挚爱。
地标迁移、世事变迁,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爱却永不改变……
经开公安分局王娜
王+娜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