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的故事?想知道吗?为了勾勒渭南人文的神韵,展现其流光溢彩的村镇故事,即日起,渭南热点将陆续推出《渭南村镇故事》系列,敬请期待!
渭南村镇故事
下邽镇的由来
渭南村镇故事
牒吴村的由来
渭南村镇故事
官底镇的由来
渭南村镇故事
故市镇的由来
渭南村镇故事
孝义镇的由来
商贾云集交斜镇
交斜镇位于临渭区东北部,东与大荔县下寨镇接壤,西与临渭区故市镇毗邻。交斜村是交斜镇的经济、文化和行政中心。古代洛河在这里汇入渭水,形成了南北水路和东西旱道相交织的四十里“水旱码头”。
清代,这里是渭北最大的物质集散地。孝义码头距此不远,船运货物在此交卸,运进送出。由此这里商贾云集,交易繁忙,盛极一时,故而得“交卸”之名。雍正十年设立交卸镇,后口口相传,将“卸”改为“斜”。
清代,交斜村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庙宇,常年香火不绝,据说是交斜堡子一位陈姓商人出资修建的。庙门两边各蹲坐着一只威武的大石狮。年又在村里修建了涝池,名曰秋洪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池水仍清澈见底。涝池的南岸东西各有一眼井,西岸修有一座戏楼,常上演大戏。清末东路秦腔艺人王谋儿、碗碗腔艺人谢德龙均为交斜人。
解放前,乡绅陈施芳在上殿创建了交斜小学,聘请一些共产党员为教员。涝池南岸的铁匠铺子,是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李先念路过渭南,从南塬到延安,就是由史兴顺带领的短枪队一路护送。
长按指纹→识别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