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4日,陕西省渭南市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三次集体学习会,会议邀请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教授作《临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辅导。
曹允春教授作为我国临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从事国内外临空经济研究20余年,对于大中小机场发展临空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在速度经济时代,临空经济作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机场城市能够紧抓机遇,适时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曹允春教授从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为切入点,与陕西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相结合,落脚于渭南发展临空经济,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1、临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国际案例:空港对于“三个经济”影响
3、临空经济的发展规律
4、陕西渭南发展临空经济的思考
曹允春教授首先从“支线机场发展临空经济之困境”出发,指出支线机场普遍存在着机场吞吐量不够大、区域经济不够发达、外向型经济不够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一般等问题,其次指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临空经济这种特殊经济形态规律掌握不足,以及临空经济一般规律与区域特点的有效结合度不够。对于支线机场发展临空经济,曹允春教授指出要明晰机场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建立一体化协同的管理机制、做好临空产业的选择。
曹允春教授表示,对于渭南而言,发展临空经济应该在临空产业选择上以航空货运、通用航空、航空旅游为突破口,厚植“三个经济”发展新优势,着力将渭南卤阳湖机场打造成为面向陕西、辐射西北、连接全国的航空物流枢纽。
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InstituteofAirportEconomics,IAE)成立于年3月6日,是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临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机构,由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曹允春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始终以推进中国临空经济发展为使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影响力最大、专业性最强的临空经济智库,年在第八届中国临空经济论坛上被评为“最佳咨询机构”,年获批天津市首批高校智库,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中心已成为我国临空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领导者。
中心编制了我国30多个城市余项临空经济及航空物流研究项目,其中包含4个直辖市,11个省会城市及中国排名前10位机场中的7个机场,编制临空经济项目数量处于全国第一;参与了我国第一个指导临空经济发展的文件制定: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于年7月6日颁布联合颁布《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