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渭南天气
渭南新闻
渭南美食
渭南医院
渭南交通
渭南房产

渭南沋河川望岗岭的历史及传说

作者简介

李正华,年出生,渭南市临渭区长寿塬桥南镇人,中共党员,经济师,渭南市白居易唐文化研究会会员。年毕业于渭南县第五初级中学。回村后任生产队会计、大队党支部书记,年到桥南镇政府企业办任主任30年。对文学是一种乐趣和爱好。处女座丛书《桥南——神奇的热土》。

本文部分照片由沋河川姜勇科实拍

在沋河上游的川道里,有条南北走向的土山,名叫“望岗岭”。岭上有座道院,主神是娘娘爷。本来这望岗岭与娘娘爷,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可是,经老人们一说,竟然成了一回事。

相传七仙女在天上,见天庭清规戒律太多,很是向往人间。一日,她坐在瑶池门外的玉阶上纳闷,无意中拨下头上的金簪对着大地一划,结果把南塬分成了两块。这时,王母从宫中出来,见塬中有条沟壑,便斥责说:“为塑好大地,玉帝托老君设计了许多方案,经过精心挑选,才定下现在这个模样。你随意肆改,这成何体统?现你前去把它填平,什么时候填好,什么时候回天庭!”本来把划沟泛起的土,再复回到原处,这沟便平了。怎奈一阵大风刮过,把土吹得一干二净,现在想复也复不成了。

王母正说间,三姐走了过来,见是这么回事,严肃地向七仙女说:“下人间去,把沟道填平。若填不平,你就死呀死在那里!”听了这话,七仙女想:三姐平时对她是那样的关爱,处处无微不至,怎么在这节骨眼上,不袒护她也罢,反说出这样刻薄的话。她真有点不理解。处于无奈,只好步上云头,降下凡来。

到了人间,她见这条沟道又宽又长又深,要运土填平,非一时可成。遂想:不如搬堆土来,堵住川口,让山洪携带泥土去把它淤平。便化作一位老妪,来到秦岭脚下,取了泥土,兜在衣襟,沿沟道向北走去。

老人们说,神仙欲成其事,须接凡人一个好口气,事情才能办好。一日早,七仙女兜着土正向前走,一老翁用铁铲挑着粪筐迎面而来。他见她急急忙忙,遂问道:“这一婆子,天还没亮,如此早行,有何事?欲往何处?”答曰:“去堵沋河川口,以便把川淤平,是两塬相接。”老翁又问:“土在何处?”答曰:“在衣襟中!”随兜起让其观看。老翁一见笑道:“如此点土,还不足我一粪掀,诺大个川口,如何堵住?真乃小儿之戏!”七仙女听了,知事难成,生气地将衣襟土向出一抖,愤然而去。这抖下的土,便是后来的望岗岭。

七仙女前行不远,见一打禾场场,从麦草中“攻”个乞儿来,背着讨吃袋,难着打狗棍,满头草地向一村舍走去。又行不远,见田野一墓前,有个少妇正在啼哭。又走了三、四里地,欲从一村中穿过,见巷中一大门前,料在这花花尘世,不顺心事的人,却随处可见!便上前问道:“这一长者,观你穿戴,并非贫穷之人,有什么事,竟如此叹嘘?”那人道:“婆子有所不知,鄙人名叫史才,是这史家村的庄主。叹嘘道,一非缺衣少食,二非家道不和,三非邻居不睦。只因已到知天命之年,尚无一儿半女,想起此事,牵肠挂肚,故而忧闷不乐。”两人谈了一阵儿,话别,一个向田野走去,一个沿大路继行。

七仙女走了里余,心情渐渐平静下来,细细一想:如此前往,何处是我归宿?不由放慢了脚步。思索中,又想起下凡前三姐的话,翻来覆去琢磨,猛然间,她把那话与在史家村和史才的相遇联在一起,心中一下像开了窍。这“若填不平,你就死呀死在那里!”不正是“若填不平,你就史啊史才那里”的同音语吗?因三姐早知道她有思凡心意,那天说这话,正是暗中助她,以满足她的心愿。想到此,心胸开朗,愁云顿消,回转身,忙向史家村走去。

史才在村外转了一圈,刚走到大门口,听见屋内婴儿哭啼,心中甚是诧异。到了厅堂,丫鬟湘云喜盈盈地走过来说:“恭喜老爷,夫人生了个千金”。史才一见,心花怒放,顾不得劳累,赶忙跑进卧房,果见炕上放着个女婴。高兴得忍不住地说:“天不绝我,天不绝我,给我送来了子嗣!”随给孩子去了个芳名,叫“天婴”,意即皇天所赐的婴儿。

这天婴上得世来,乐坏了史才一家大小。不足的是,从降生的那天起,昼夜啼哭,弄得史才夫妇心中甚是不安,到处求医,终未见效。一日,正为此事发愁,见一道者来到门前化缘。史才予了布施,那道者问:“施主,你家婴儿为何啼哭?”史才讲了情况,道者说:“贫道自幼爱好医术,对于小儿疾患,也略知一二,若不计较,不妨待我悄悄。”史才引他来到厅堂坐下,食过茶果,将婴儿抱出让其诊医。道者抱起后,拍拍摇摇,在她耳边哼哼了几句,那婴儿果然不啼哭了。史才甚觉奇异,问起因由,道者说:“此儿着了点邪惊,心神慌乱,故而不安。今吾已除祛,所以就不哭了。”史才想起自己那天,一回来就入卧房,定是让婴儿受了惊。今见已愈,很是欢喜,欲要酬谢,道者说:“不可,不可。贫道以慈悲为怀,向来除疾,不取劳酬。况施主已布施舍,那有再收之理!”说毕,出了门,飘然而去。

原来,七仙女化作老妪来史家投胎后,虽眼前已有了落脚处,以后如何,心中很不踏实,故日夜啼哭。声传九霄后,三姐见状,牵肠挂肚,便化作道者前来安慰。到了史才家,在其耳边小声道:“小妹小妹,我是三姐。既来之,则安之,勿再哭叫!”七仙女听了这话,便不哭了。

光阴荏苒,随着岁月更迭,天婴一天天长大。到了十五六岁,四书五经,全部通晓,三教九流,无所不知。闲余之际,与其父谈起文、论起章来,说得条条有理,讲得头头是道。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谈得更为透彻,说它“伦理客观,讲道通达,能启聋发目,促人奋进”,使史才这个中过进士,当过县令,因厌恶官场生涯,而回家农耕的文人,无不打心里赞赏欢喜。他见自己有这么个美丽聪慧的女儿,爱如明珠,珍如瑰宝,其有所求,无不应允。

一年春,适逢清明,天朗气晴,风和日暖,桃红柳绿之际,天婴要和村姑们出游踏青。史才一见,放心不下,便邀夫人陪女人一起,不坐轿,不骑马,漫步向村南而来。走过一道长坡,到得平缓处,但见山清水秀,禾草色翠,蜂蝶飞舞,阳光明媚,三人甚是欢愉。行游中,天婴忽望着东南一座山岭对史才说:“父亲,我要到那里去住!”史夫人一听,忙制止道:“傻孩子,胡说什么?咱们家有吃有穿,生活富裕,要啥有啥,放着清闲福不享,去那里干啥?”天婴说:“母亲,我一定要去。若是去了,虽不在您身边,想念起还能相见。否则,我若死了,你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史才知道这孩子脾气倔强,要怎的便怎的,执拗不得,遂说:“婴儿呀,有啥话回家好说,在此和你母亲执犟,有什么好处!”但史夫人就是不依,说“要到那里去,除非我死了才可。若死不了,海枯石烂,也是去不成的!”

母女俩发生了争执,虽天气晴好,三人已无心游看,便早早的回了家。从此,天婴生起病来,不吃不喝,卧床不起。史才一见,便埋怨老伴来。史夫人见爱女成了那个样子,也后悔起来,无奈之下,老两口一商量,只好同意了女儿的意见。

在望岗岭上看东西两塬。

你知道这天婴小小年纪,为何要看破红尘,想到出家?原来她自阅读了各种古书之后,见上面尽讲些做官为宦,争名夺利的话。又见世人尔虞我诈,你抢我夺,骨肉相争,反目为仇,到处一片势力现象,花花红尘,并不太平。遂厌起世来。那天春游,她见原处山岭,离村较近,林木丰茂,甚是静谧,是块祥土,便产生了出走的念头,以图超俗,了此一生。

图片中那些窑洞是望岗岭脚下的村子过去住的。

史才见女儿执意要出家,就在那山岗岭上为她修了座庄院,让其独居。又因为这居住的山岭,是女儿站在远处指给他说的,随给取了个名字,叫做“望岗岭”。

天婴来到山上,除了烧香敬神,诵经讲道,出于慈善,还常常用自己学得的医药知识,为周围群众诊病医疾,甚得人们喜爱。天长日久,她的救人济世,被传得如神如仙,远近闻名。她死后,人们念其在世普救众生,为民解难,便为她塑了金身,修了庙堂,尊其为娘娘爷。一年四季,烧香敬拜,逢事遇灾,向其祈祷。说来也怪,凡百姓所求之事,无不应验。一时间,娘娘爷的神应,远传四方,招得山南海北,乞儿球女,消灾免罪,问病讨药,寻福祷寿者,又因其塑像系楠木雕刻组装而成,按动码子(机关),可立可坐,故人们称其为“活娘娘”。因吓死过人,后来码子被钉死了,才成了固定的坐像。

图片中望岗岭脚下村子一隅,上庙会要钻过洞才可通过。

娘娘爷因是史家闺女,据说史家村的人在庙会上吃喝,从来不付费用。大人小孩可随便取布施花用。有一村妇,见一女孩在供桌上的木箱中取钱,她便唆使自己的孩子也到那里去取,孩子抓到钱后,小手从箱中抽不出来,急的她去帮忙,结果擦破了皮,还是无济于事。道士来后,问明情况,叫孩子把钱放下抽手,这才取了出来。村妇问其因由,道士笑道:“你看那女孩取钱,她是史家村的,娘娘爷是她老姑哩!你是个外村人,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不向爷献供,还要拿取,爷怎能允你?”可见史家村的人,在庙会上,与其它村的人,就是有远近之分。

解放初,破除迷信,娘娘爷被扳掉了。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整个庙宇全被拆毁。如今的望岗岭,除了光秃秃的一座山,砖瓦残垣,荡然无存,有关庙宇和娘娘爷的一切,已成为历史佚事。

望岗岭上面的庙。早期存在,后损毁。图为修复后的现代建筑。

★资料链接:望岗岭旧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长寿塬桥南镇花园乡大寺村东。年5月初,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陕东赤卫队在此召开成立大会,由陕东特委负责人宣布命名,举行授旗仪式。岗岭旧址望岗岭旧址在桥南镇大寺村东。民国十七年()5月5日,中共领导的农民武装——陕东赤卫队,在此正式成立。由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简称陕东特委)负责人命名并授旗,宣布赤卫队的编制和各部分的领导人。该内容由闵盼龙于年8月20日编写于百度百科词条,供后人查阅。

投稿邮箱/

qq.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白癜风能治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ms/265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