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区域层面“大思政课”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渭南市开展了第二批“名师+”于战平研修共同体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大教研创新活动。渭南高新区第一小学郭刘茜老师赴会参加。
首先,朱佳琦老师讲授了《共圆中国梦》,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引出乡村振兴逐梦之旅、乡村振兴筑梦之旅和乡村振兴圆梦之旅。在教学环节中,朱老师就地取材,通过天留村的前后对比,和留守妇女陈春苗立足村情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的案例,展现了乡村振兴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师生共同探讨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于老师的作业设计新颖潮流,让学生为农产品的销售出谋划策,充分展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少年有梦贵在行动。
秦瑜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渭南小学,学习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更加美好》。课程用朋友女儿不想上学的问题进行导入,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导课方式新颖,形式创新性强。围绕“小小辩论员”、“小小劝解员”、“小小宣传员”和“小小建议员”,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和又是义务,并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维护学校的美好。
曹喆老师打开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学生观看了“阿喀琉斯之踵”,以漫画引出主题“块头大不等于强”。曹老师分享了华为遭遇四轮制裁的社会时事,让学生探讨华为为什么会被称为阿喀琉斯,以及华为的命门。以小见大,进而得出中国的命门是创新能力不足。课末,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新发展理念以及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
贺倩倩老师讲述了我们要在寻梦中探索中国梦的本质、在逐梦中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在圆梦中实现强国目标,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探讨了实现中国梦对广大青年的要求。
本次活动分为观摩教学、专家点评、名师问诊、研究流、经验分享、专题讲座等多个环节。课例展示中,大高中小幼老师分别展示五节现场课,都体现了“三生”理念下的区域大思政课堂教学样态。
最后,于战平老师分享了思政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的思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对大思政课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规划。作为思政老师,更需讲好新时代的“大思政”,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讲好新时代学科故事,凸显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学科宗旨和使命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郭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