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夜饭,鸡鸭鱼肉都不会少!
但是现在百姓的小日子越来越好了,
只有鸡鸭鱼肉的年夜饭没啥期待感。
还是那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好!
最近,“地图版年夜饭爆红”。
吃货们纷纷表示:
中国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谁知道上面会有什么好吃的!
这款由85位名厨烹制的道美味,
涵盖了我国八大菜系的烹制秘籍,
以及全国各地的特色食材,
最令人瞩目的是:
餐桌的摆放拼成了巨型中国地图,
寓意着祖国统一、民族大团结。
来自四面八方的你们,
除夕夜会吃些什么呢?
四大盘八大碗坐标:陕西关中“八大碗”作为老陕人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菜式,主要由小酥肉、带把肘子、条子肉等七个肉菜和唯一的素菜八宝甜饭组成,一般是除夕晚上或初一下午吃。“肉多素少”显示了关中人豪爽、大气、实在。
腊肉香肠小酥肉坐标:四川四川人每年临近年关都会准备的就是腊肉香肠和酥肉,还有各色烟熏猪舌猪耳猪心腊鱼等等。
炸酥肉也是四川人家过年前必需要准备的一项美食。
发菜蚝豉汤坐标:广东发菜蚝豉汤是一道广东传统名菜,广东人讲究“好意头”,而发菜蚝豉汤正有“发财好市”之意。
豆儿酱坐标:北京豆儿酱这名字挺好玩的,光从名字看不出是啥,其实就是升级版的肉皮冻。只是还要往里多搁几种材料:像豆干、胡萝卜、水疙瘩、黄豆、土豆什么的,一直是北方人过年的必备凉菜。
太平燕坐标:福建福州人逢年过节必吃“太平燕”。标配是“肉燕”和鸭蛋,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豪华版的还会放入猪肚、腐竹等食材。
八宝菜坐标:安徽八宝菜实际上就是素什锦,各家的做法都不同,通常来说,有白萝卜、红萝卜、豆腐皮、酱瓜、花生、冬笋、木耳、香菇等八样蔬菜和果物,菜切丝、果切丁,烹制而成。
八宝饭坐标:上海使用的都是平常的食材,然而八宝,最早到底用的是哪八物,已难以考证。除去必不可少的糯米、豆沙馅,常会镶着莲子、红枣、核桃仁、瓜子仁、枸杞等,然后按照各家喜好,添上象征各种祝福的金橘脯、桂圆肉、蜜樱桃、蜜冬瓜、薏米仁等果料,再撒上象征长寿的红、绿梅丝。
梁实秋先生专门写过一篇散文《八宝饭》,“八宝饭主要的是糯米。糯米要烂,越烂越好,而糯米不易蒸烂。所以事先要把糯米煮过,至少要煮成八分烂。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酥锅坐标:山东酥锅是一种山东淄博传统名菜,多在传统春节期间食用。传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创始,故菜名为“苏锅”。又因此菜肴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遂改名为“酥锅菜”。等到除夕夜,在山东济南、淄博一带的年夜饭桌上,少不了一个酥锅做冷盘。
饺子坐标:东北一带赶上年节,吃饺子对于东北人来说是近乎团圆仪式般的存在,别管吃不吃,爱不爱吃,做出来是一定的,如果说无鱼不成席,那么东北真是无饺子不团圆。加之东北人普遍幽默,爱逗爱编嗑,心中无厘头,嘴上自然屁嗑不断,“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爱编嗑爱饺子,此可见一斑。
饺子的子读ze轻声,酸菜猪肉大饺ze,光听名就像听见二人转起板儿的腔调,每个字都透着股子红红火火。北地寒凉,数九隆冬,老爷子摩挲着一壶已烫去大半呛鼻曲子味的高粱酒,孙子在旁乖乖地剥蒜,老太太撩开帘布端着一盘皮薄馅满水汽氤氲的饺子进屋,此情此景便又应了东北另一句屁嗑“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剁椒鱼头坐标:湖南洞庭湖畔鱼米之乡,年夜饭自然也要吃鱼。从红红火火的剁椒鱼头,到历经数月熏制而成的腊鱼,再到小炒银鱼……大年初一早晨,湖南人还喜欢以一碗甜酒年糕冲蛋唤醒新的一年,“甜久”与“年高”象征生活甜蜜长久、年年高升。
糊羹坐标:江西糊羹,也叫福羹。江西人过年时,福羹是必不可少的的一道菜,有家庭团员和睦相处的寓意。糊羹实际上是一锅大杂烩,把鸡胗、鸡肠、腊肉、冬笋、香菇、腐竹、酱干以及胡萝卜、白豆干切成小丁,放进油锅翻炒。然后倒上鸡汤、鸡血,撒上辣椒末和些许佐料煮沸,最后加入薯粉调浓成糊状。食材并不昂贵但丰富美味。
快过年了,你最期待的年夜饭是
哪!道!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请后台联系
西安晚报全力打造的生活服务类平台
责编:Amo
审核:梦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