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渭南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城际铁路,与西安之间将形成三个高速公路通道。”
7月4日上午,在“渭南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会上,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德介绍到,近年来,渭南着力打造‘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格局,正在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交通枢纽城市。
渭南交通3年发展计划
一是全面完善区域航空、铁路和公路网络;二是加强渭南市与关中平原其他城市交通运输网络有效焊接,进而增强区域通达辐射能力,发挥渭南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次核心作用。届时,渭南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城际铁路,中心城市至各县(市、区)之间通一级公路,县与县之间、与重点镇、与3A级以上景区、与规模以上园区之间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目标;渭南市西安市之间将形成三个高速公路通道,3个高铁、城际铁路通道,6个一级公路通道,与周边其他相邻地市之间将实现,至少一个高速公路通道、一条一级或二级标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道。
今年渭南市将全面加快推进合铜高速、韦庄至罗敷、黄龙至蒲城高速公路和西韩城际铁路等几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开工建设澄城至韦庄高速公路。在普通公路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国道、国道、国道等公里重点国省干线公路升等改造,开工省道临蒲界至固市暨渭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年2月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全文公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份42页2万多字的《规划》“干货”满满。正式对外公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以及山西运城、临汾,甘肃天水、平凉等地共个建制镇。
★渭南新定位“一圈一轴三带”★《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渭南定位为“一圈一轴三带”空间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提出进一步提升重要节点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度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对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作用。
从东大门到次核心
按照《规划》,渭南市属于这个区域里的次核心城市。过去,我们把渭南称为“陕西的东大门”,现在,渭南的定位就不是东大门了,进入了一个更加核心的位置,成为除了西安以外的一个次枢纽。
西融:加快推进西渭融合
年6月以来,渭南、西安先后签署了《加快西渭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建设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框架协议》,年2月富阎产业合作园正式诞生。
目前,富阎产业园组织领导机构已经成立,协调领导机制日趋完善。渭南将围绕和服务于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西渭融合,不断深化渭蓝、渭临经济协作,加快推进富阎一体化发展。富平县、临渭区、渭南高新区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承接西安外溢产业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积极打造西安-渭南经济共同体。
东联:渭南与黄河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渭南市将与山西运城、临汾,河南三门峡一同通过产业同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和次区域合作等工作,围绕服务大西安建设,积极探寻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路径、举措。
发展经济全力建设次核心城市
发展三个经济,让渭南成为全省第一批‘站在新经济风口,率先起飞’的城市。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板块格局调整为中心城区板块、富阎一体化板块、韩合协同发展板块、蒲白澄联动板块、大荔现代农业板块和大华山旅游六大板块格局。
通过加快实施西韩城际、合铜高速、韩合、华山机场等项目,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做强枢纽经济;通过加快渭南经开区商贸物流园、卤阳湖航空物流港、海航渭南物流产业园等物流项目,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做大流动经济。通过建设渭南保税仓库和外贸加工园区,承办好黄河金三角投洽会、文博会、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等区域性经贸文化盛会,扩大对外开放,做优门户经济。全力建设并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大家最期待的是什么呢?
(来源:华商报、华山网、西部网荣耀小编综合整理)
阿凡提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