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青年网(编辑姚和平通讯员王丽)临渭教育人为了让无法入学的残障儿童有尊严地活着,让他们活在阳光下,活在社会人的视线里,一直前行在送教路上。11月10日,第九、十送教小组前往渭北与塬区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第九组:老师们来到孝义镇、故市镇开展送教工作。孝义镇王同学家,老师开始对孩子进行常规的教学要求,告诉孩子:虽然在家里,但要将自己当成一名在校生一样严格要求,在上课时不能提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要认真识字。李同学与鱼同学家,老师主要对孩子进行康复指导训练,时同关照家长要按老师的要求长期坚持对孩子做康复。故市镇王同学家,老师今天给孩子带来一张漂亮的七星瓢虫,引导学生进行瓢虫与颜色的认知,并带着孩子进行涂色,希望能以此改善小王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今天,老师们将国家对孩子们的营养餐补助送到每位学生家中,希望能给寒冷中的他们带来一丝暖流。
第十组:老师们一如既往的前往闫村镇为5名特殊儿童开展送教活动,并且给每位孩子送去了学校的关爱和温暖,即营养餐——食用油一桶、糯米一袋、绿豆一袋。
在教学中,董小英副书记继续运用孩子喜欢的皮球与他互动,在玩球儿的过程中,持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追踪力,孩子非常高兴,这次动作也比上次熟练了一些,知道了和老师怎样互动;根据张同学和朱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王苗老师采用拍手游戏,用声音的不同方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训练孩子的判断力,朱同学和老师配合得很好,张同学偶尔也能听指令左右摆头寻找声音。
甘维老师继续借助竹棒儿训练何同学的节奏感和数数的能力,孩子的兴趣很浓,在重复的练习中,何同学的反应能力和专注力也有了一些提高;对于学习能力最好的李同学,郗婉荣老师教授孩子学习语文知识,她先检查了李同学的作业情况,做出点评,提出希望,接着带领孩子熟读了课文《秋天》,认识了自然段,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着重对生字的结构和写法予以指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高,理解很快,最后老师布置了多样的作业进行巩固练习。
年以来,临渭特教育人走遍区内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犹如一团团火苗,用康复技能与爱点燃这些特殊家庭的希望之火,为特殊儿童更好的成长履行着“师者”的责任与义务。
渭南特校撰稿:王丽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