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韩城,周原古村落。据说有近年人文历史,是黄河文化、周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村落地处黄河西台塬上,南北西四万亩肥沃的土地一马平川,可谓周原瞴瞴,是古人滨水而居的最佳选择。周原村本地话又叫周爷婆,这里是周人发祥振兴之地。据传夏朝末期,周祖后稷之裔孙公刘,遭夏桀迫逐,为僻夏桀越过黄河定居周原,恢复农耕生产,并将祖居地临汾地名也搬到了韩城。周人安稳生活了十一代人,部落得到了壮大,粮食乃积乃仓。十一代后,周边商部族眼红开始打压周人。因为此时周部落还不够强大,为辟战端,保全部落,古公亶父又被迫逾梁山,西迁至数百里之外的宝鸡岐山(见《史记·周本记》)。为了不忘生活数百年振兴壮大的故土周原,而将韩城周原的村名也搬到了岐山。到了周武王时为纪念周原,将周定为国号,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的江山。周原人自古重农重商,靠德行天下,积累财富。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才有了周原的建筑文化和庙宇文化。走进周原,那一排排高大雄伟的四合院,宫庭般的建筑,令人震撼、目不暇接。最典型的建筑是“前三院”“中三院”“后三院”,前后相通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别具特色的防御体系。古村落现存清朝道光年建张学昌祠堂,其规格之高,工艺精美,布局讲究,面积之大,可称韩城农村第一大祠堂。张学昌祠堂,东西墙有砖刻之联语。"岐麦兴歌根深叶茂,清河别派源远流长。"告诉后人周原的来和岐山的关系。岐山周原的兴盛,根在周原,韩城的周原。全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国保级元代大禹庙,就在周原村。唐朝德宗皇帝曾亲临周原,迎接重臣郭子仪,留下了千年无人敢种的御路和御亭。周原人为纪念此事,将郭子仪夫妇的塑像供奉在大禹庙中。昔日周原,见巷的尽头就有庙,各种庙宇及古建筑达三十余座。一个村子,有如此之多的庙宇及古建筑,在全国十分罕见。周原古寨,是韩城最大最古老的寨子,属于宋代以前建筑,面积约亩,四面陡绝。寨子内光吃水井就达七眼之多。建筑更是辉煌至极。一砖到顶的四合院、四角带角楼、神塔和神楼多处,其中北极宫更是韩城之最。古村记整理编辑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fc/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