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渭南天气
渭南新闻
渭南美食
渭南医院
渭南交通
渭南房产

2死3伤陕西渭南一工地突发基坑支

渭南高新区应急管理局7月30号发布事故通报称:7月29日21时30分,渭南高新区综合管廊项目工地发生坍塌事故,5名正在作业的工人被埋,医院抢救,2人因抢救无效死亡,3医院接受治疗。目前,3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事故善后及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近年来,基坑坍塌事故似乎层出不穷,大家都有同感吧。一旦发生基坑坍塌事故,就会危及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企业也将遭受资金和工期的巨大损失,项目形象必然蒙受不利影响。工程朋友们务必要从一次又一次的基坑坍塌事故中吸取教训,严把施工安全,绝不能让此类事故一再发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9种基坑坍塌案例及分析:

一、整体失稳

整体失稳是指在土体中形成了滑动面,围护结构连同基坑外侧及坑底的土体一起丧失稳定性,一般的失稳形态是围护结构的上部向坑外倾倒,围护结构的底部向坑内移动,坑底土体隆起,坑外地面下陷。

例:龙潭空中花园基坑事故

年8月3日,凌晨约30m宽位置坡顶出现开裂并出现沉降,坡脚水泥土搅拌桩出现断裂。早晨7时,下起大雨,半小时后该段出现塌滑。原因主要是基坑北侧东端滑塌地段出现超挖,开挖后放置了较长时间;坑内大量积水未及时抽排;坡脚土层受水浸泡,降低了土层强度,势必导致边坡蠕动变形;紧邻坑边下水管长期漏水,边坡蠕动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坡顶道路下的下水道出现开裂,大量水浸入边坡土体内,导致边坡失稳。

年9月3日12时,武昌区彭刘杨路金榜名苑已开挖至设计深度5.2m的深基坑东侧(cd)段约40余米长的边坡发生滑塌险情。

二、坑底隆起

坑底隆起是一种向上的位移,产生的原因一是深层土的卸荷回弹,二是由开挖形成的压力差导致的土体塑流。由于土体是连续体,坑底的隆起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必然导致坑外土体产生沉降和水平位移,带动相邻建筑物或市政设施发生倾斜或挠曲,这些附加的变形使结构构件或管道可能产生开裂,影响使用,危及安全。

例:三金.鑫城国际C地块事故

三、围护结构倾覆失稳

围护结构倾覆失稳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或悬臂式围护结构,重力式结构在坑外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构绕其下部的某点转动,围护结构的顶部向坑内倾倒。抵抗倾覆失稳的力矩主要由围护结构自身的重力形成,坑底的被动抗力也是构成抵抗力矩的因素。

例:武汉火炬大厦事故

武汉火炬大厦开挖深度10m,上部为老钻土,下部为基岩,采用¢mm人工挖孔嵌岩排桩支护,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于老粘土局部浸水,强度降低,土压力剧增,由于桩嵌人岩层,变形不易谐调,造成十余根支护桩折断,危及邻近六层综合楼,使该楼楼梯间悬空,情况危急。

四、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是指重力式围护结构的底面压力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失稳。由于在围护结构的外侧还作用着土压力,因此其合力是倾斜的。在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发生向坑内的挤出,围护结构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可能导致部分围护结构的开裂损坏。

例:天恒大厦事故

天恒大厦开挖深度约5m,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厚度近20m,工程桩采用m钻孔灌注嵌岩桩,开挖支护方案采用格构式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坑底被动区采用格构式水泥土暗撑。经过全面检测,确认倾斜桩的桩身完整性,采用了独立承台改为筏板,另增补56根钻孔灌注桩.同时对坑底淤泥采用注浆加固。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才成功处理完事故隐患。

五、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围护结构滑移失稳亦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中,在坑外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构向坑内平移。抵抗滑移的阻力主要由围护体底面的摩阻力以及内侧的被动土压力构成。当坑底土软弱或围护结构底部的地基土软化时,墙体发生滑移失稳。

例:华瑞大厦事故

华瑞大厦为26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约-10.8m。基坑支护地面以下约6m,坡率1:03喷锚支护,6m以下为人工挖孔桩锚杆支护。年6月26日,基坑西侧产生滑坍,支护桩严重内倾,部分护坡桩断裂;西侧坡顶地面沉降,坡面外鼓;南侧、东侧坡顶地面(含人行道产生裂缝),险情严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红粘土层遇水后强度迅速降低,导致浅层滑坡。

六、“踢脚”失稳

“踢脚”失稳在单支撑的基坑中,可能发生挠支撑点转动,围护结构上部向坑外倾倒,围护结构的下部向上翻的失稳模式,故形象地称为“踢脚”失稳。在多支撑的围护结构中一般不会产生踢脚失稳,除非其它支撑都已失效,只有一道支撑起作用的情况。

例:海珠城广场B区事故

年7月21日中午12点左右,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海珠城广场B区施工工地发生基坑坍塌,基坑南边支护结构坍塌,东南角斜撑脱落。基坑支护坍塌范围约.55延米,面积约平方米,南侧海员宾馆的基础桩折断滑落,结构部分倒塌。同时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

七、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

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是指围护体本身发生开裂、折断、剪断或压屈,致使结构失去了承载能力的破坏模式。如支撑体系不当或围护结构不闭合;也可能是设计计算时荷载估计不足或结构材料强度估计过高,支撑或围檩截面不足导致破坏

例:杭州萧山湘湖段地铁施工事故

年11月15日15时20分,杭州萧山湘湖段地铁施工现场发生塌陷事故。风情大道坍塌形成了一个长75米、宽21米、深15.5米的深坑,附近的河流决堤,河水倒灌,一度水深达6米多。正在路面行驶的11辆车陷入深坑,数十名地铁施工人员被埋,遇难工人数达到21名。

八、支、锚体系失稳破坏

支、锚体系失稳破坏包括两种不同的破坏模式。锚杆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锚杆的拔出、断裂或预应力松弛,土锚的破坏大多是局部的;支撑的失稳很可能是整体性的,其形态因体系不同而不同,支撑体系大多是超静定的,局部的破坏会造成整体的失稳,尤其是钢支撑体系,局部节点的失效概率比较大。

九、止水帷幕功能失效和坑底渗透变形破坏

止水帷幕功能失效和坑底渗透变形破坏是指止水帷幕丧失挡水功能,产生渗漏、涌水、流土或流砂。由于水土流失使基坑外地面下沉、塌陷,导致邻近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引起围护结构止水帷幕功能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因素,其次是设计因素和材料的因素。由于施工质量低劣,止水帷幕有空洞或裂缝,成为漏水的通道是最普遍的现象;止水帷幕设计过短,没有全部切断透水层也是漏水的可能原因。由于止水帷幕失效产生过大的水力坡降引起坑底渗透变形破坏。如不及时制止,由渗透变形引起的坑外土体的位移和陷落是严重的。

▌来源:网络

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nanzx.com/wnyy/12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